借款理财,可取吗?

来源 |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媒体记者/孙晨

将闲置资金用于购买理财,是大多数财大气粗上市公司的常规做法,这点在酒企中尤为常见,例如山西汾酒、洋河股份中报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接近92亿元、83亿元,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可以将“闲钱”充分利用,从而达到“钱生钱”的目的。

然而,若是有企业资金不充裕,甚至于不惜借款也要进行理财,是否合理?投资者又该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呢?本文主角东鹏饮料为了理财,甚至于不惜向银行借款。

热衷理财,不惜借款

2021年6月8日,上市后不久的东鹏饮料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及其子公司在未来12个月内,使用不超过40亿元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议案,资金可以循环滚动使用。

两天后的10日,东鹏饮料以1亿元、1亿元、1.2亿元分别购买建信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三家公司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预计收益率分别为3.7%-4.7%、3.9%、4.4%,产品期限分别为无定期(最低540天)、1年、2年。

此后半年,东鹏饮料在理财之路上越走越远。

7月、9月、11月、12月,东鹏饮料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分别为5.1亿元、2.92亿元、8亿元、5.5亿元,再加上6月份购买的3.2亿元理财产品,东鹏饮料在半年内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合计高达24.72亿元。

截至当年12月10日,最近12个月,东鹏饮料购买银行理财的实际投入金额高达45.17亿元,实际回收金额16.7亿元,实际收益1316.04万元,尚未收回本金金额28.47亿元。

进入2022年,东鹏饮料对于理财似乎更加执着了。2月28日,东鹏饮料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及其子公司在未来12个月内,可将不超过50亿元闲置资金用于购买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的议案,资金可以循环滚动使用。

实际上,在上述公告之前,东鹏饮料在1月份已经购买了5亿元理财产品,而在上述理财计划公告发布后,东鹏饮料后续继续加大了理财产品购买力度,4月至9月,东鹏饮料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分别为5亿元、4.76亿元、4.88亿元、6亿元、7亿元、5.3亿元,合计37.94亿元,接近38亿元。

换言之,从去年6月至今年9月,东鹏饮料累计购买理财产品金额高达62.66亿元(含重复使用),这是什么概念呢?东鹏饮料去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不到12亿元,即其累计购买理财产品金额是该净利润的5倍有余。

截至9月9日,最近12个月,东鹏饮料购买理财产品的实际投入金额为53.34亿元,其中主要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主,金额达42.7亿元,实际收回本金8.5亿元,实际收益仅699.46万元,尚未收回本金44.84亿元。

与不断加大购买理财产品力度成正比的是,东鹏饮料的资产负债率快速增长,2021年上半年为39.11%,而今年上半年则已猛增至54.47%。从财务报表来看,造成东鹏饮料资产负债率快速攀升的是——短期借款猛增。

上半年,东鹏饮料的短期借款高达22亿元,年初金额为6.24亿元,较年初余额增加252.80%,这意味着在短短半年内,东鹏饮料新增借款超过15亿元。在高达22亿元的短期借款当中,主要以信用证贴现借款为主,金额达15.35亿元。

相对应的,东鹏饮料的财务费用高涨,上半年金额达2076.74万元,其中利息支出金额为1943.34万元,上年同期为849.56万元,同比增长128.75%。

对于财务费用猛增,东鹏饮料表示,主要原因是本期公司为了提高资金利用率,通过信用证及票据贴现的方式获取低成本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及大额存单等较高收益的金额产品增多,使得本期信用证及票据贴息支出大幅增加。

具体来看,东鹏饮料上半年信用证及票据贴现金额为15.4亿元,对应利息支出0.18亿元。另外,东鹏饮料指出,公司报告期内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及大额存单的收益为6017.57万元,同比增长298%。

简单来讲,就是东鹏饮料通过借款来购买理财产品。企业将自有闲置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增加公司利润,本无可厚非,但东鹏饮料通过借款来购买理财产品的操作,这点值得商榷。

需要知道,东鹏饮料购买的理财产品大多为非保本型产品,这意味着存在一定风险。事实上,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到期后未能收回本金及利息的案例并不算少,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之后,这种情况更加频发,就近期而言,富安娜购买的理财产品暴雷,超1亿元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这给热衷于“钱生钱”生意的企业敲响了警钟。

增速放缓,达摩利斯之剑高悬

东鹏饮料前身是东鹏实业,在2003年濒临破产之际,被以林木勤为核心的20名员工,以253.66万元受让100%产权,此后经过几轮股权转让以及增资操作,林木勤得以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不同于红牛主打高端功能性饮料,东鹏饮料对产品定位较为惠民,例如红牛250ml装售价为6元,而东鹏饮料同规格产品仅售2~3元,并经常会有“再来一瓶”的活动。

2013年,红牛将广告语“困了累了喝红牛”更换成立“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这也让东鹏饮料看到了机会,当即聘请谢霆锋作为代言人,并启动了“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广告语,依靠这狂轰乱炸般的广告,东鹏饮料终于实现了突围。

2021年5月27日,东鹏饮料上市,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国内功能饮料第一股,这是东鹏饮料的高光时刻,但此后,东鹏饮料的股价开始了较长时间的下跌,低点至111.35元/股(前复权,下同),较高点跌幅逾六成。截至22日收盘,东鹏饮料股价为173.92元/股,总市值696亿元,动态市盈率44.77倍。

最近三年,东鹏饮料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其中营收从42.09亿元增长至69.78亿元,累计增长率65.79%,同期归母净利润从5.71亿元增长至11.93亿元,累计增长率108.93%。

到了今年上半年,东鹏饮料业绩虽然仍然实现增长,但增速却是大幅放缓,上半年营收42.91亿元,同比增长16.54%,上年同期增长率为49.11%;归母净利润7.55亿元,同比增长11.66%,上年同期增长率高达53.14%,甚至于,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增速已跌落至个位数,仅为8.27%。

前三季度,东鹏饮料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6.44亿元、11.66亿元、10.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0%、17.01%、10.21%,增速较中报时有所提高。

另外,东鹏饮料上半年的毛利率也大幅下滑,为42.68%,去年同期为46.89%。众所周知,红牛罐使用的是马口铁材质,而东鹏特饮使用的是PET瓶子,主要原材料是聚酯切片,上半年价格猛增,均价同比2021年上涨38.97%,这也是导致其毛利率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

从行业前景来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功能饮料是中国饮料市场中增速第二的细分市场,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人民币1238亿元增长到2026年的人民币182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0%。

2019年至2021年,东鹏饮料的销售额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份额分别为12.7%、17.3%、21.8%,虽然市占率不断上升,但始终是“千年老二”,与红牛不可同日而语。今年上半年,红牛销售额为121.97亿元,已完成年度目标58.6%,另外,根据官方发布,红牛罐装产品的市场份额为67.5%。

回到东鹏饮料本身,“产品单一”犹如悬挂其头上的达摩利斯之剑。例如今年上半年,东鹏特饮销量达940383.38吨,占比从上年同期90.73%增加至今年91.51%,对应的销售收入为41.18亿元,占比也从上年同期94.90%增加至今年的96.13%。

不管是销售数量、收入,还是相对应的比例,东鹏特饮的表现可圈可点,但其他饮料产品对东鹏饮料收入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例如上半年其他饮料收入仅1.66亿元,占比从上年同期5.1%下降至3.87%,这说明东鹏饮料试图培育东鹏饮料之外的营收增长点的计划,取得的成效微不足道,还有下滑的趋势。

摆在东鹏饮料面前的难题是,营收增速放缓以及产品单一,就前者而言,东鹏饮料近年来增速是超越行业增速,甚至于超越红牛增速的,这也引发投资者对其业绩真实性的质疑,后续能否保持仍待验证,而后者至今似乎仍然没有看到任何靠谱的解决方案。

针对理财以及业绩增速放缓等问题,《经理人》杂志全媒体致函东鹏饮料,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