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创新药的销售额天花板,究竟能有多高?

212.37亿美元,约等于1462亿人民币。

这是药王修美乐2022年的销售额。自2012年以来,修美乐已连续十年问鼎全球“药王”(剔除新冠疫苗),上市至今全球累计销售额2139.2亿美元,约等于1.47万亿人民币。


(资料图)

这是创新药的巅峰了吗?未必。

全球大药企纷纷披露2022年财报,全球畅销药TOP10榜单也随之出炉。

隐藏在这些巨额数字之下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过去十年,在创新药价格不断走高、生物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顶流药物一再突破着自己的天花板。一款成功的创新药,前途无量。

全球畅销药TOP10的入围门槛也随之飙升,从2012年的53.18亿美元提高到2022年的96.47亿美元,涨幅达81.4%,接近翻倍。

对于后来者而言,高达百亿美元的入围门槛意味着,想要成为创新药顶流变得越来越难。

不过,药企也不必为此感到沮丧。门槛虽在提高,但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PROTAC、基因编辑、IPSC等新技术层出不穷。

创新无止境,或许在这些新技术中,就藏着一个能够跃龙门的捷径。

/ 01 /96.47亿美元,TOP10门槛十年翻倍

Keytruda(K药)和修美乐,谁会是2022年新药王?随着全球各大药企纷纷披露财报,最终答案已经出炉。

剔除新冠疫苗,2022年的药王依然是修美乐,其全年销售额达212.37亿美元。此前不少人颇为看好的K药,2022年销售额209.37亿美元,以3亿美元的微小差距与药王之位擦身而过。

没错,药王的门槛又又又提高了,销售额不到200亿美元,药王候选人的位子都没得坐。

不止是登顶药王的门槛在提高,全球畅销药TOP10的上榜门槛,近些年来也在不断狂飙。

2022年全球畅销药排名第10的药物,是再生元的眼科药物Eylea,其销售额为96.47亿美元。也就是说,未来一款药物想要进入畅销药TOP10,销售额起码要达到97亿美元。

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如果将时间往前拉十年,回到2012年,彼时96.47亿美元的销售额,足以让Eylea在全球畅销药排行榜上超越修美乐,登顶2012年的药王之位。

2012年,进入全球畅销药TOP10只需要53.18亿美元,十年后的今天,这一门槛涨至96.47亿美元,涨幅达81.4%。

你可能会说,这是因为新冠药物的影响,毕竟辉瑞的新冠口服药和新冠疫苗,以及Moderna的新冠疫苗,在全球药物销售额TOP10榜单上占据了三个名额。后续随着新冠红利消失,这几款新冠产品跌落畅销药TOP榜,门槛自然会下移。

Too young, too simple。即便是将新冠产品剔除,进入全球TOP10的门槛,仍然高达84.65亿美元。并且,根据投资机构Genesys Capital合伙人Paras Sharma预测,畅销药销售门槛抬高这个趋势,会在未来的几年中继续延续下去。

那么,问题来了,发生了什么,使得为全球畅销药排行榜的门槛越来越高?

/ 02 /跑赢通胀,创新药价格不断飙升

不断飙升的创新药价,绝对是推高全球畅销药TOP10门槛的“幕后黑手”之一。

尤其是在畅销药的主力战场美国,创新药的价格不断升高,速度远超通货膨胀。如下图所示,2021年全球排名前十的畅销药价格五年来平均涨价44%,是通货膨胀的3.1倍。

并且,涨价的不仅是这些畅销药。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一份研究报告,从2008年到2021年,新药的上市价格每年以20%的速度呈指数增长,2020-2021年47%的新药初始定价在每年15万美元以上。

不断走高的药价,意味着药企不再需要那么多患者,也能拿到高收入。

举个例子,当下美国肿瘤新药每年的治疗费用几乎都超过10万美元。这意味着,只需一万名患者,就可以使得一款肿瘤药物,轻松迈过重磅炸弹药物10亿美元的销售门槛。

而美国又是创新药的主要买单者,比如K药。2022年,K药209.37亿美元的收入中60%由美国市场贡献;修美乐更是如此,212.37亿美元收入中87.67%由美国市场贡献。所以,美国药价的不断走高,直接助推着全球畅销药的门槛升高。

那么,为什么这些药物在美国的售价会越来越贵呢?这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决定的。

首先,药物的研发成本居高不下。创新药领域一直有着“双十定律”,10年、10亿美元,但如今,创新药研发的成本早已不止10亿美元。根据德勤的研究报告,2022年候选药物从发现阶段一直推向市场的成本达到23亿美元,比2021年增加了2.98亿美元。

其次,早些年全球畅销药多为慢性病治疗药,但如今上榜的一些药物具有救命的性质。所以,即便它们定价高昂,仍然会有不少患者为其买单。

除此之外,美国的制度也是推高药价的一个外因。自由定价制度和专利保护法是美国创新药维持高价的支撑。

在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下,美国药价自然不断走高,全球畅销药物的门槛也随之提高。

/ 03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适应症不断扩大

持续走高的药价,并不是抬高全球畅销药门槛的唯一因素。不断扩大的药物适应症,也在不断推高着全球畅销药的门槛。

这也不难理解,药物适应症越多对应的患者群体也就越大,带来的收入也会越高。

让我们再次将时间拉回到10年前。2012年,全球前十的畅销药物中,仅有修美乐、英夫利西单抗、贝伐珠单抗三款产品,拥有3个以上的适应症,其他的药物适应症几乎都还只是针对一种常见病、慢性病。

而今天,这些畅销药的适应症不断扩张,没有最多,只有更多。药王修美乐在全球范围内获批的适应症高达17个,下一任药王K药在美国获批适应症多达34个。

这些药物之所以能将适应症不断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药企对药物认知的提升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

众所周知,人体内许多细胞功能并不是通过某一靶点独立完成的,而是由许多靶点、信号通路相互配合,形成复杂的通路乃至网络完成。同一个靶点有时也会兼具多种功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发挥不同的作用。

过去,我们对许多靶点背后的复杂机制、药物的工作机理不甚了解,在临床前模型对复杂药物的预测能力有限。这就导致,过去药物的研发有一定碰运气的成分。

比如辉瑞的西地那非,80年代原本是被研发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结果疗效不佳,但机缘巧合之下发现它的“副作用”,于是西地那非意外成了壮阳药。那个年代,并非所有药物研发都有这样的运气。

但在近些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我们对药物、疾病、蛋白质靶点和信号通路的了解越来越清晰,药物的研发策略也从简单的偶然观察,发展为更复杂的计算方法。这使得我们有可能找到更多药物,并让这些药物有机会尽可能广泛的发挥其作用。

当然,药物适应症扩张也离不开药企的真金白银。就拿K药来说。默沙东为了拓展K药的适应症,开启了地毯式轰炸。即便已经有30多项适应症获批,默沙东仍然开展了上千项临床试验,寻找K药的更多可能性。

简单概括,全球畅销药排行榜门槛的提高离不开金钱的支撑,也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高的全球畅销药排行榜门槛,让我们看到一款成功的创新药天花板之高,也把压力给到了一众药企。后来者想要上榜变得越来越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药企没有机会。

任何时候,技术都是第一生产力。当下创新药领域基因编辑、IPSC、PROTAC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在这个新旧技术轮换的时间点,如果能成功抓住机会,那么在全球畅销药排行榜留下自己的名字,也不是没有可能。

虽然看起来很难,但梦想总还是要有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