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月14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月,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其中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1.14亿户,约占市场主体总量三分之二。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细胞,也是居民就业的载体,市场主体越多,经济的稳定性就越强,居民就业的基础就越厚实。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多,预示着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居民创业热情的有效激发。反之,就是营商环境出现问题,居民创业热情不高。

应当说,三年的疫情,对市场主体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冲击较大,很多企业都出现了经营困难、生存艰难的问题,从而给居民就业也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令人欣慰的是,广大居民的创业热情没有受此影响出现严重问题。相反,为了就业,很多居民选择了自主创业、自寻就业门路。这也是为什么个体工商户数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事实也是如此,就业既可以被动就业,也可以主动就业。被动就业就是接受企业招聘、参加企业应聘等方式,获得就业机会。这样的就业方式,需要供需双方的共同努力,需要供需双方都能看中对方,否则,就无法形成就业条件。眼下被动就业市场的情况是,企业需要的人员,市场有时候难以有效满足,企业不需要的人员,则供应过多,从而形成“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矛盾格局。

主动就业则不同,是居民不再接受被动就业,而是通过创业的方式主动就业,注册企业、申办个体工商户、联合创办实体等。主动就业的难度要远大于被动就业,但是,就业的空间更大,不仅能够自己就业,还有可能带动其他人员就业,是发散性就业方式,也是很容易形成乘数效应的就业手段。个体工商户增加,就是主动就业者增多的表现。这在宏观经济环境不佳的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

不难看出,在全球经济都面临巨大压力,经济衰退风险很大的情况下,中国的市场主体能够保持稳定并有序增长,与中国企业和居民对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是分不开的,与中国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是分不开的,与中国政府大力改善营商环境的决心是分不开的。也只有不断地改善营商环境,才能有效激发企业和居民的创业创新热情,让企业和居民放开手脚、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干,用奋斗的精神创造美好的生活。

如果说大企业是经济的命脉、是经济稳定的支柱、是社会的脊梁,数量多,经济稳定性强、经济基础厚实、应对外部环境和风险挑战的能力强的话;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则是就业的基础、市场的“末梢神经”和供应链的“毛细血管”,数量多,就业的门路就宽,税收、创新等的条件就好,整个经济的活力就强,经济运行的畅通性和舒适性就高,对社会稳定的作用更大。

从这些年来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型企业受资源配置、资金流动、市场影响等的共同作用,稳定性明显高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体呈现积极稳定的姿态,且效益没有出现明显下滑。相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则受冲击较大,特别是与市场直接相连的主体,受冲击更大,关闭、歇业、破产现象比较严重。如果没有政策的强大支撑,情况是比较严重的,也是令人担忧的。

很显然,个体工商户能够逆势而进,确实与不断完善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创业条件密不可分,与政策的阳光雨露不断洒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密不可分,与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和政府的服务效率不断提升密不可分。特别是《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2022年11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营商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各方面的服务越来越周到,越来越细致,特别是在个体工商户的创办方面,已经充分体现了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因此,也大大激发了广大居民的创业热情。其中,大学生创业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力量,也给其他大学生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毫无疑问,这是为创业创新打下最坚实的基础,也是为创业创新喊出的最强音。自然,各级各地都会围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积极努力,从而让更多的企业和居民投入到创业创新之中,为中国经济发展、居民就业、社会稳定、综合国力增强提供强大的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