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财经》文 / 米莱


【资料图】

继2022年业绩增长放缓后,今年第一季度,长春高新(000661.SZ)的业绩出现了负增长。近年来,各地集采压价对该公司的业绩影响较大,而且该公司收入来源单一也是该公司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季度净利润降两成

4月17日晚间,长春高新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8亿元,同比下降6.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57亿元,同比下降24.71%。其中,子公司金赛药业实现收入23.53亿元,实现净利润8.95亿元;子公司百克生物实现收入1.79亿元,实现净利润0.18亿元;子公司华康药业实现收入1.65亿元,实现净利润0.09亿元;子公司高新地产实现收入0.71亿元,实现净利润0.01亿元。

年报显示,长春高新的主营业务为生物药品及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辅以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等业务。该公司的医药业务板块已覆盖创新基因工程制药、新型疫苗、现代中药等多个医药细分领域,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支撑。

2022年,该公司有94.63%的收入来自制药业,5.1%的收入来自房地产,0.27%的收入来自服务业。如果按产品划分,该公司有89.42%的收入产品来自基因工程/生物类药品,5.21%的收入来自中成药。

事实上,长春高新的业绩增长在2022年就已经出现了放缓。从2019年至2022年,该公司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7.76亿元、29.52亿元、37.42亿元和41.18亿元,同期增速分别为77.4%、66.25%、26.76%和10.06%。

可以看出,过去几年长春高新经历了高速增长。但在2022年,该公司进入了低速增长,但其各项费用的增长没有放缓。报告期内,该公司的销售费用为38.1亿元,同比增长了24.25%;同期管理费用为8.2亿元,同比增长30.14%;同期研发费用为13.6亿元,同比增长53.57%。

费用的大增以及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放缓使得长春高新在发布2022业绩报告后的当天,其股价出现了微跌,可见该公司的增长情况没有达到市场的预期。

集采压价压力大 急需收入多元化

长春高新一美中不足之处是,该公司的营收和利润高度依赖单一产品,也就是其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下的生长激素。报告期内,2022年金赛药业实现收入102.17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2.17亿元,占长春高新总营收与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80.9%、100.05%。

长春高新的业绩来自旗下三家子公司:金赛药业、百克生物和华康药业,但其业绩支柱是金赛药业。金赛药业的产品包括人生长激素系列产品及辅助生殖、妇女健康等领域产品。

随着近年来区域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零散推出,长春高新依赖金赛药业的单一产品结构风险越来越大。水针都是长春高新生长激素业务主要收入来源。如果以降价70%的代价成为各省招标的准入条件,相当于整个长春高新的年度收入要下降一半。

除了广东集采,浙江集采也对该公司影响,近年来,长春高新在含浙江省在内的华东地区营收占比增加明显。2021年长春高新收入结构显示,华东地区收入占比为38.49%,2020年该区域收入占比为27.91%。因此,该地区的集采压价对其影响较大。

除了广东和浙江,后面还有30多个省级行政区的集采。对于长春高新来说,集采直接决定该公司未来的业绩走势。该公司也意识到风险的存在。该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业绩规模变大,该公司很难维持之前的高速增长。

长春高新在2022年多次明确对外表示,未来公司的布局将打破品种比较单一的局面,逐渐向多产品线、多赛道的产品结构进行转变。比如,金赛药业将向儿科、女性健康、抗衰老等多领域、多产品线进行布局;百克生物向成人疫苗领域进行积累;华康药业未来会向中成药、泌尿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儿童药方面进行综合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长春高新曾通过分拆上市百克生物来分担业绩压力,但情况不尽如人意。虽然手握流感、狂犬、水痘等多款上市疫苗,但因2022年上半年市场需求波动及产品竞争加剧、第四季度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终端疫苗接种存在困难等因素,百克生物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0.86%和25.46%。

长春高新也想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来多元化收入来源,2021年和2022年,该公司的研发投入金额为10.9亿元和16.6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0.16%和13.17%;2022年的研发投入金额较2021年增长了52.26%。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和2022年,该公司的资本化研发投入金额占比分别为19.01%和18.3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