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 稀缺 穿透

清本正源,探寻长久王道!


【资料图】

作者:穆宁

编辑:郝科科

风品:王蒙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有潮起,就有潮落。

2022年,一路高歌的医美业按下降温键。

Wind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医美概念所属的38家上市公司营收总和超千亿,33家实现盈利,24家净利增速为负。

另一厢,消费需求却依旧火爆。国金证券预计:2023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将达3115亿元;中泰证券预计,2025年医美用户规模将达3179万人,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2%。

从渗透率看,韩国医美渗透率已达21%,美国为16.8%,而我国仅3.6%左右。

冰火两重,巨大落差预示着,医美业仍没有效满足市场需求,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随着行业发展、市场日益成熟,医美业已从“奢侈品”转向“消费品”。由此带来的行业趋势变化,也必然带动从业者在夯实传统业务的同时,追求新增曲线。

审视“医美三巨头”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的动作频频,同样很能说明问题。

01

爱美客的“固守”

LAOCAI

不可否认,爱美客是三巨头中传统业务最扎实的存在。

2022上半年,营收8.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5.91亿元,增长38.90%。

如按消费品企业的标准衡量,爱美客无疑是优等生。

优异成绩,正是主源于玻尿酸产品。

据悉,爱美客主营业务产品为溶液类注射产品、凝胶类注射产品两大类,溶液类主要以“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即玻尿酸)”为核心,商品名“嗨体”。

2022上半年,爱美客溶液类注射产品、凝胶类注射产品两大类营收分别为6.43亿元、2.37亿元,占营收比分别为72.90%、26.87%。

据招股书,爱美客嗨体在2016年12月取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是国内首款临床用于颈纹修复的复合注射材料。2017年嗨体上市后,成为拉动业绩、贡献不菲盈利的最大推手。

Wind数据显示,爱美客上半年销售毛利率高达94.39%,要知道,贵州茅台也才91.62%(2021年)。

分产品看,两类注射类皮肤填充剂毛利率再创新高,溶液类达94.07%,凝胶类更达96.05%,同比增加2.74%。

如此强劲,现金流自然也不会差。2022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高达27.98亿元。不过,拉长维度,2020年、2021年为34.56亿元、32.64亿元。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作为基于透明质酸(玻尿酸)的皮肤填充剂供应商,按2021年销量计,爱美客已是国内TOP1,市场份额39.2%。按销售额计,也是所有国内公司中TOP1,市场份额58.9%。

从规模到盈利,再到市场竞争力,不可否认,爱美客传统业务很难挑出毛病。

但或许,正是因为过于扎实,限制了其新业务方面的开拓进取。

相比华熙生物依托功能性护肤品,寻求到第二增长曲线。昊海生科通过收购手段布局眼科与医美光电类产品,爱美客多元化成绩寥寥。

通过前文不难发现,爱美客营收主要依赖于玻尿酸产品。

招股书也坦言:“我们的业务主要依赖为数不多的几款主要产品的销售,且我们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若干该等产品的销售额增长”。

当然,爱美客也有拓展动作。

如高价购买Huons Global公司25.42%股权,并借此独家代理其肉毒素产品、向下游开拓护肤品领域等。

然审视肉毒素赛道,竞争可谓激烈。据新浪财经,目前市面上已获批的肉毒素产品有4种,正在临床申报待获批的更有9款,分别为韩国产的分别为Hutox(橙毒)、Toxin(蓝毒)、Nabota(绿毒)、Medytox(粉毒)、INIBO(玉毒,“伊妮宝”)和ReNTox(红毒);美国产的分别为ET-01(涂抹肉毒)、AI-09(液体注射)和RT002;德国产的Xeomin(西马)”。

而目前,爱美客独家代理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依旧处于Ⅲ期临床试验中。券商研报预计最短也需要2-3年才能上市。

不禁疑问,彼时市场还要多少机会?进军肉毒素,真的是最优选么?

更严峻问题是,投资者会给爱美客多少时间?

2022上半年,爱美客业绩增速大幅下降,营收增长率由去年同期的162.29%下降为39.64%;归母净利增长率由去年同期的188.86%下降为38.9%。

受此影响,其股价表现并不乐观。2021年10月20日,爱美客股价为629.96元。一年后的10月21日,爱美客收盘价仅452.0元。

市场,没有永远的王者。面对种种“固守”隐忧,寻求新增点已迫在眉睫。

02

从网红到长虹

咋念好研发经?

LAOCAI

相比爱美客,华熙生物新业务的布局要出色很多。

8月底,华熙生物发布2022半年报:营收同比增长51.58%至29.35亿元,稳步推进“四轮驱动”业务布局。

其中,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7.17%至21.27亿元,占比72%;

原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97%至4.61亿元,占比16%;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53%至3亿元,占比10%;

新业务功能性食品收入0.44亿元,占比1.5%。

尽管与爱美客类似,华熙生物对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同样存在一定依赖性,但“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肌活”等多品牌发力,也让其细分市场话语权增加,单一性摊薄不少。

2022上半年,润百颜收入同比增长31.22%至6.45亿元,夸迪收入同比增长65.38%至6.04亿元,BM肌活收入同比大增445.75%至4.85亿元,米蓓尔收入同比增长67.54%至2.61亿元。

更值圈点的,则是多元布局效率。要知道,2018年之前,华熙生物还是一家B端企业,主要从事B2B原料业务及B2B2C医疗终端业务,收入占比合计超七成。

也就是说,布局上述C端矩阵只用了不到5年,其中近三年还受到疫情因素干扰,强悍培育力无需累言。

正得益于此,上半年华熙生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4.73亿元,同比增长31.25%,综合毛利为77.43%,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不过成绩突出,不代表没有隐忧。

首先是销售费激增。2022上半年达13.87亿元,同比增长54.68%。

诚然,布局任何一项新业务,都需市场投入。问题在于,若想保持长期竞争力、从网红到长虹,最终需研发技术打底。

或受制于销售费大额支出,华熙生物研发费始终难以大幅提升。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上半年分别为0.94亿元、1.41亿元、2.84亿元、1.79亿元,占总营收比4.98%、5.36%、5.75%、6.11%。

虽有可喜提升,但相比销售费远不在一个量级。

2022年1月4日,华熙生物公告称,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核心技术人员李慧良辞职。在职期间,李慧良主要负责上海研发中心的管理,共参与申请 11 项发明专利,其中1项已获授权,其余10项仍在审查中。

如此核心的负责人离职,对企业研发力提升肯定不是加分项。

华熙生物半年报也坦言,未来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将对公司正常经营、研发进展、市场竞争力及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虽然前文说到,肉毒素市场竞争激烈,但对医美企业而言,肉毒素相当于车企之新能源,可以不“烧钱”,甚至可以做不好,但必须要有。

然此方面,华熙生物已受伤不轻。2022年7月29日。其向韩国生物制药公司美得妥(Medytox)发出律师函,要求终止/撤销/解除二者之间围绕肉毒素(Botox)达成的合作协议。

这意味着,华熙生物此前7年的肉毒素布局“梦”破碎。

当然,华熙生物没有停止探索脚步,其又将目光放到胶原蛋白上。

8月30日,华熙生物发布多款胶原蛋白原料产品。董事长赵燕称,公司希望把透明质酸的全产业链逻辑复制到胶原蛋白领域,将其打造成为继透明质酸之后的第二个战略性的生物活性物。

不过,期许终究是期许。相比肉毒素,胶原蛋白更是一个成熟赛道,强者环伺、入局门槛并不低,少不得更多投人、更多竞品、更多专业性要求。是金瓜还是暗雷,还需进一步时间观察。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念好研发经是关键。

03

最差成绩单 并购那些“雷”

LAOCAI

相比之下,更急迫自证的昊海生科,就没这么淡定了。

2022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9.68亿元,同比增长13.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0.71亿元,同比下降69.25%,交出“三巨头”中最差成绩单。

需要注意的是,昊海生科业绩下滑,并非完全是经营问题。

昊海生科认为主因在于受疫情、计提资产减值、实施股权激励等因素影响。尤其是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例如,公司对Aaren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聚焦医美领域,上半年表现还是相对较出色的。

其第四代有机交联玻尿酸产品的临床试验有序推进,无痛交联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产品正在进行注册检验。

同时,子公司欧华美科拥有多个用途领域的医美光电产品线布局,并贯通医疗美容、生活美容、家用美容三大应用场景。

其中,欧华美科控制的以色列上市公司EndyMed旗下的EndyMed Pro、Pure专业射频美容仪、Newa家用美容仪系列产品,可用于紧致皮肤、细嫩肌肤、改善毛孔粗大等抗衰需求。

旗下镭科光电自主研发的垂直共振腔表面放射激光(VCSEL)高能激光,可用于激光美容、激光脱毛等功能。目前,其激光美肤设备已获得欧盟CE医疗器械认证并在海外销售。

相比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业务跨度更大。

例如在白内障治疗领域,公司上半年开展的第二轮人工晶状体高值耗材集采中,有多个型号产品中选,且去年底注册成功的部分新型号也有中标。

另外,人工晶状体领域已实现从原料制备、光学设计、创新工艺研发到规模化生产、专业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布局。

只是,业务线广,风险也高。细观昊海生科多远路径,多是由并购驱动的。  

2007年成立后,昊海生科先后收购松江生物制药厂、上海其胜生物及上海利康瑞生物公司,切入玻尿酸、医用几丁糖、透明质酸钠凝胶等领域。

正是频频并购,才让其形成了眼科、骨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及防粘连止血四大板块。

可与此同时,也衍生了商誉问题。截至2022年6月30日,昊海生科的商誉规模为4.21亿元,占全部资产5.87%,据半年报,与公司商誉相关的被投资单位分别有深圳新产业集团、杭州爱晶伦、海洋集团、Contamac集团、厦门南鹏、Bioxis、欧美华科、Aaren业务。

行业分析师刘锐玲表示,更多业务,或能带来更多业绩新增空间,也会带来更多竞品、更多投入、更多专业性要求,能否真正发挥规模效应,还需业务协同性、综合整合力说话。盲目跨界追求体量,或非明智之举,毕竟大不代表、快不代表优。尤其后疫情时代,被规模所累的企业并不鲜见。

的确,企业经营并非一买了之,多元化也要有协同主线,常怀跨界敬畏。无论主业持续成长、还是新增曲线培育,最终还需内生性生长,如自我孵化力不足、并购业务又协同性差、难有生态整合,在未来更激烈的竞争中昊海生科或会错失更多机会,甚至加剧掉队可能。

04

硬功“拼刺刀 ”

LAOCAI

纵观三巨头各异表现,可以看出不管企业是否愿意,医美业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不被个体意志转移。

更何况,监管趋严也是达摩克利斯之剑。未来医美企业的竞争业态,将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硬核实力的刺刀见红。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19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000家,经过估算全国依然有超80000家生活美业店铺非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属于违法行为。随着国家监管打击力度加大,无资机构数量明显减少。

门槛抬高,意味着能留下的企业都非泛泛之辈,行业竞争将提升至品质维度、科技维度、产业链维度、甚至自我颠覆维度。

简言之,转型升级将是一个持续进行时。多元化需更精准聚焦、与主业形成合力,进而用更生态化的业务能力减少试错成本、多维满足用户、高效卡位市场,打造价值长青金身。这对三巨头在内的所有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避无可避的持续考验。

历经野蛮生长,跑马圈地,医美业降温降速、清本正源也是规律所向。如何提供更稀缺、独到的高质产品和多维度、生态化服务,才是真正的长久王道。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