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安徽万邦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邦医药”)的首发申请获得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俗称“过会”。这意味着,万邦医药距离上市更近一步。

公开信息显示,万邦医药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较早提供药物研发服务的CRO企业之一。2021年9月30日,万邦医药在创业板递交招股书并获得受理。本次冲创业板上市,万邦医药计划募资4.84亿元,其中4.04亿元用于药物研发及药代动力学工程中心项目。


(资料图片)

根据招股书介绍,作为CRO企业,万邦医药主要为制药企业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提供药学研究服务和临床研究服务。万邦医药称其从临床研究服务起步,先后设立临床部、生物样本分析部、药学部、伊然生物等子公司,具备提供药学研究和临床研究全流程服务的能力。

招股书显示,万邦医药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1.03亿元、1.39亿元和2.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49.00万元、5451.56万元和8187.03万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2543.48万元、4927.17万元和7253.19万元。

2022年上半年,万邦医药的营收为1.08亿元,净利润为3582.54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3140.63万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万邦医药的资产总额为3.3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69亿元。

同时,万邦医药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72亿元至1.90亿元,同比增长12.09%至23.89%;归母净利润为5937.5万元至6562.5万元,同比增长0.18%至10.72%;扣非净利润为5320万元至5880万元,同比增长0.76%至11.37%。

万邦医药预计,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较2021年同期有所增长。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该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的主营业务具有良好的成长性。

据介绍,万邦医药服务于药物研发的药学研究和临床研究阶段,该公司的收入、利润主要来源于客户委托研发。其中,客户委托研发是指万邦医药接受客户委托,为其提供药学研究服务和临床研究服务并获取服务收入。

据了解,万邦医药的收入主要由临床研究服务贡献。报告期内(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来自临床研究服务的收入分别为8451.39万元、9955.55万元、1.50亿元和7873.88万元,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4.09%、74.80%、74.70%和77.23%。

报告期内,万邦医药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7.12%、54.34%、50.68%和47.39%。其中,临床研究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2.77%、47.16%、42.87%和40.80%,药学研究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66.69%、75.88%、74.63%和71.68%。

对比同行来看,万邦医药在2019年及2021年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基本持平,2020年的综合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水平,主要是公司的药学研究服务毛利规模增长以及临床研究业务的毛利率上升所致。

本次冲刺上市前,万邦医药的实际控制人为陶春蕾、许新珞。截至报告期末,陶春蕾和许新珞共同控制该公司82.99%股份。其中,陶春蕾为万邦医药董事长、总经理,许新珞为商务经理。

当前,陶春蕾对万邦医药的持股比例为52.86%,许新珞的持股比例为19.45%。据介绍,陶春蕾、许新珞系母子关系,二人合计持有该公司72.31%的股份。此外,陶春蕾通过百瑞邦投资、合肥航邦控制该公司10.68%的股份。

同时,钱业银持股3.7288%,苏民投基金持股3.13%,昭峰投资持股3.11%,沈英持股2.80%,司马文龙持股1.86%,泰格投资持股1.55%,泰格投资持股1.55%,合肥航邦持股1.3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