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长沙银行(601577.SH)发布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对其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出具了反馈意见通知书,长沙银行需要根据要求进行答复。 (相关资料图) 消金界注意到,根据证监会的反馈意见,长沙银行需要对理财业务、同业业务、表外业务、监管指标、代偿债券、行政处罚、是否参与房地产、董监高资格问题进行解释。 此前,长沙银行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已经得到了湖南银保监局的核准。后续的发行进展,还要等待证监会的批准。 截至2022年6月30日,长沙银行总资产已达8599.65亿元,作为湖南省最大的城商行,距离万亿仅有一步之遥。而长沙银行自己也已经将 “万亿城商行”设定为了奋斗目标。 但消金界发现,追逐“万亿城商行”的背后还有很多隐忧。 01 股东情况一言难尽 6月9日,长沙银行发布了A股可转换公司债计划,拟发行总额不超过110亿的可转换为长沙银行A股股票的公司债券,期限为6年。 此次募集的资金将按照监管要求,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从监管指标来看,长沙银行的三大资本充足率较年初全面下滑。截至2022年6月末,长沙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37%、10.49%、13.14%。虽然各级资本充足率水平均满足资本监管要求,但较年初都出现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0.32个百分点、0.41个百分点、0.52个百分点。 三大核心监管指标齐下滑,所以长沙银行需要发行可转换债来补充资本,也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做大业务规模。 但近期股东情况表现不佳,或成“拖累”。 长沙银行最近公告显示,股东之一长沙房产集团将持有的8450万股股权,质押给了渤海国际信托,质押期限24个月,贷款金额约3.2亿元。 长沙房产集团持有长沙银行4.23%的股份,此次质押完成后,质押率为49.72%。 根据长沙银行章程,国有股东质押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份额的50%。长沙房产集团可谓是“擦线”质押。 质押的不仅仅是长沙房产集团。 根据长沙银行2022年半年报,长沙银行前十大股东中,第三大股东湖南友谊阿波罗,质押股份2150万股,质押率为9.4%。 第四大股东湖南兴业投资,质押股份5540万股,质押率27.43%。 第七大股东湖南新华联建设,质押股份1.63亿股,质押率为100%,而且这部分质押的股份全部被冻结了。湖南新华联建设工程股权质押比例超过了50%,长沙银行根据监管规定,派出董事对其表决权进行了限制。 第八大股东长沙通程实业,质押股份7510万股,质押率为48.73%。 此前,新华联建设的一直行动人湖南新华联国际石油,也持有长沙银行4727.79万股份,因为未能按约偿还湖南三湘银行的融资本金,被法院强制执行,在阿里拍卖上司法变卖长沙银行股份,公示变卖价格为3.65亿元,每股合7.72元,低于发行价。但即便如此,还经历了两轮流拍。这也算公示了长沙银行的“窘境”。 而第四大股东兴业投资,不仅质押,还进行了违规减持。 2021年12月14日至17日,兴业投资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400万股,占长沙银行总股本的0.1%,减持价格区间为7.83-7.86元/股。减持价格低于长沙银行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发行价格7.99元/股,违反了减持承诺和减持计划。 作为第四大股东,兴业投资曾承诺,股份锁定期限届满后两年内,减持数量不超过所持股份的10%,减持价格不低于长沙银行的发行价7.99元/股。 在此之前,2021年10月19日,兴业投资还以8元/股的价格,减持了1400万股股份,套现1.12亿元。 而根据长沙银行的公告,兴业投资要减持不多于2200万股,也就是说,兴业投资有可能还要继续减持。 大股东减持、违规减持,虽然不会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但肯定会影响公司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利空股价。 同花顺数据显示,2022年9月26日,长沙银行获外资卖出230.35万股,占流通盘0.11%。截至目前,陆股通持有长沙银行1.09亿股,占流通股5.25%,累计持股成本8.63元,持股亏损21.88%。 之前就有业内人士分析,在股东频繁质押、减持的影响下,如果长沙银行进行再融资的话,肯定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长沙银行发行110亿可转换债,已经通过了湖南银保监会的核准,但在报证监会审批的时候,收到了意见函。 证监会对长沙银行的反馈意见,包括理财业务、同业业务、表外业务、监管指标、代偿债券、行政处罚、是否参与房地产、董监高资格。 消金界注意到,在回复中,长沙银行提到了其“踩雷”恒大集团的情况。截至2022年6月30日,长沙银行恒大集团商票贴现余额共计4.14亿元,逾期天数为146-323天,为了响应“保交楼”政策,长沙银行暂时没有下调逾期商票相关主体的风险分类,但已经将这些贴现商票视作不良贷款进行管理,并且计提信用损失金2.62亿元。 长沙银行的股东结构是以国有资本为主体,民营资本多方参与的混合所有制。 但是股权频繁的被质押,甚至冻结,大股东套现、违规减持,这些反应的都是股东的质量问题。而股东问题导致的股权问题,影响到融资,继而也就会对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这是长沙银行奔向“万亿城商行”的路上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02 零售下沉路线有待检验 2022年上半年,长沙银行财报显示,实现银行收入112.59亿元,同比增长8.71%。净利润35.82亿元,同比增长2.91%。实现净利息收入84.69亿元,同比增长6.99%。 从主要经营指标看,长沙银行的增长还算稳健。 零售业务方面,截至2022年6月底,个人贷款余额1624.11亿元,其中个人经营贷303.77亿元,个人消费贷496.22亿元,住房按揭贷款614.02亿元。 长沙银行也在推进零售转型,但从其零售结构看,个人消费贷的占比还不高。 值得注意的是,长沙银行将零售业务的突破寄托在县域上。长沙银行提出下一步,要将县域金融作为战略,推进落地实施。 截至2022年6月30日,长沙银行县域存款余额达到1624.75亿元,较年初增长11.72%,县域贷款余额达到1302.41亿元,较年初增长15.64%,县域零售客群543.32万户,较年初增加21.8万户。 县域的覆盖率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上半年,长沙银行在湖南省全省县域覆盖率达到93%,农村金融服务站累计签约5902家,较年初增加202家。管辖农金站存款218.10亿元,较年初增加48.99亿元。提高信贷产品的迭代,对快乐e贷-税e贷、呼啦快贷、快乐秒贷-易得贷、惠农担等存量产品进行优化。 在零售业务方面,与全国性银行相比,区域性银行受地域的约束,客源受限,是一个明显的劣势。 深耕县域,挖掘县域金融的潜力,对于长沙银行这样的区域性银行来说,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 但下沉到县域发展零售金融,风险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城商行有在地的覆盖优势,不过下沉到县域,也仍然会直面国有邮储、农行等国有大行在资金价格上的竞争。对产品创新、风控等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效果还有待检验。 对于长沙银行来说,要规模还是要有质量的规模,这是个问题。仅仅追求规模也许并不难实现,但要想实现高质量的规模,长沙银行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