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巨头入局预制菜领域。

11月24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000876.SZ,以下简称“新希望六和”)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一直有预制菜业务,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只不过相比养猪、饲料来说,其体量与影响仍相对较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5月,新希望控股集团成立了新希望新活悦品商贸(北京)有限公司,推出预制菜品牌“预膳坊”,布局预制菜。

上市公司与集团同时布局预制菜,新希望创始人刘永好意欲何为?

事实上,新希望六和近年来一直加码养猪领域,但遭遇猪周期,公司业绩呈现较大波动。2021年公司归母净亏损95.91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继续亏损27.06亿元。要解决如此大的亏损,对于71岁的中国前首富刘永好而言,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预制菜并不是一门容易的生意。近年来折戟预制菜的企业不在少数,比如趣店精简预制菜业务、舌尖英雄加盟商持续亏损、贾国龙功夫菜频频关店。

加码预制菜能帮助刘永好和他的新希望集团逃离猪周期吗?

01

靠卖饲料发家

预制菜作为新兴市场,考验着企业的供应链能力以及资金实力。

刘永好家族在拓展新希望集团业务版图时,早已围绕农牧产业搭建了一体化的产业链。

1982年,刘永好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下辞去了教师工作,与兄弟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在四川新津建立了育新良种场,从养殖鹌鹑起步,开始了创业之路。

仅4年时间,育新良种场的鹌鹑蛋卖到全国,甚至远销国外,刘氏兄弟四人也成为了“鹌鹑大王”。1986年,刘氏兄弟将育新良种场改名为新津希望饲料厂,进军猪饲料。此后,“希望”一词也成为了兄弟四人的产业品牌。

当时猪饲料大半市场由正大集团占据,刘氏兄弟研发出了品质媲美洋饲料的“希望牌1号奶猪饲料”,希望以更低的价格打入市场。

但当时刘氏兄弟并没有多余资金进行广告宣传,而他们最大的对手正大集团冠名了央视的王牌综艺《正大综艺》。刘永好想出了农村墙体广告的法子,将“养猪希望富,希望来帮助”“吃一斤,长一斤,希望牌乳猪饲料就是精”等广告词刷在了墙面上。

不仅如此,刘永好还推出了“先见效,后付款”模式,在每个村培养出一个希望饲料的养猪专业户,形成示范效应,希望牌猪饲料就此在农村打开了销路。随后,希望牌猪饲料与正大集团打起了价格战,最后以后者的妥协收场:希望饲料以成都市场为主,正大饲料以成都以外的市场为主。

1992年,刘氏兄弟成立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之后,刘氏兄弟开始分家。大哥刘永言创立大陆希望公司,专注于高科技领域;二哥刘永行投身重化工业,建立东方希望公司;三哥刘永美则成立华西希望公司,继续饲料业的老本行;四弟刘永好组建新希望集团,开始向饲料产业的上下游拓展。

此后,刘永好将集团旗下的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成为新希望集团首个上市公司。有了资本支持后,刘永好以饲料为核心业务,涉足金融、房地产、乳业、化工、能源等多个行业。

2011年,刘永好将新希望农牧、六和集团等优质资产注入上市主体新希望农业股份,实现农牧业整体上市,持续亏损的乳业资产、房地产等非主业资产则被剥离,上市主体也更名为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此次重组之后,新希望六和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饲料公司。

刘永好也以农牧板块为基石,不断扩充着资本版图。集团业务涵盖农牧食品、乳业快消、地产基建、金融投资,控制新希望六和、新乳业(002946.SZ)、兴源环境(300266.SZ)、飞马国际(002210.SZ)、新希望服务(03658.HK)、华融化学(301256.SZ)6家上市公司。

而农牧板块依旧是刘永好的重要版图。2021年,新希望集团收入超过2400亿元,而新希望六和的营业收入1262.62亿元,贡献了集团五成左右收入。

02

猪周期大起大落

从2013年开始,饲料行业的产量增速逐渐稳定在5%以下,行业内卷加剧,企业规模化不断提高,同时开始调整业务结构,纵向延伸产业链,寻找第二增长线。

也是在这一年,刘永好将新希望六和董事长一职交给了女儿刘畅,以新的管理团队开启了新希望六和的转型之路。对于每一个中国家族企业而言,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殊为不易。

2014年7月,新希望六和提出产品领先、服务驱动、全球经营三大战略主轴,明确地阐述了战略转型的思路。其中一步便是要布局全产业链,通过食品环节和渠道环节的变化,实现从农牧企业到农牧食品企业的转变,定下了新希望六和“饲料-养殖-屠宰-食品”的产业链布局路径。

新希望六和的养猪计划孕育多年,终于在2016年正式成行。这一年,新希望六和公告称,计划投资88亿元,通过3到5年时间,以“公司+家庭农场”等方式饲养1000万头生猪,通过“技术托管和技术服务”形式覆盖2000万头生猪,正式开启了新希望六和从饲料到养猪的转型。

两年后,非洲猪瘟的爆发,开始重塑养猪行业格局。在变局之下,新希望六和踏上了产能布局的快车道。新希望六和2020年生猪出栏量达到829万头,同比增长186%,成为国内第四大猪企。2021年,新希望六和出栏量再上一个台阶,达到998万头。

据生猪销量情况简报,截至今年10月,新希望六和生猪出栏数量1135.59万头,仅次于牧原股份、温氏股份。

但养猪极易受猪周期影响,新希望六和的业绩表现也随之波动。2020年,新希望六和营业收入1098.25亿元,同比增长33.85%;归母净利润49.44亿元,同比减少1.94%。其中,养猪业务营收247.77亿元,同比增长230.94%,毛利润同比增长98.66%至57.31亿元。

而到了2021年,新希望六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97%至1262.62亿元,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293.98%至-95.91亿元。其中,养猪业务营收172.03亿元,同比下滑30.57%,毛利率为-21.2%。

养猪板块虽是新希望六和的第二增长线,但也在猪周期影响下,成为了最大的不确定性,新希望六和必须要跳出猪周期。

新希望六和的动作是,将养殖业务从猪扩充至白羽禽类,成为向下游食品端延伸的重要环节。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生食领域的黄金鸭掌上半年销售额已突破 1 亿元;禽副产品领域的鸭肠销售额已达到 1.55 亿元;熟食领域的轻食健康鸡肉上半年销售额达到 0.4 亿,全年有望突破1亿元。

同时通过自建、收购,新希望六和的食品矩阵形成了禽肉品牌倍有滋、猪肉品牌千喜鹤、高端牦牛品牌雪域雅克,调理食品六和美食,预制菜系品牌嘉和一品,肉制品品牌美好,休闲食品宜食宜刻。

​但目前来看,养禽与食品业务还需要时间发展。今年上半年,禽产业收入82.9亿元,食品收入49.13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13.3%、7.88%。

03

押宝预制菜能否破局?

预制菜作为新兴市场,成为了新希望集团的押注点,同时也是站在新希望六和的业务基础上,进行产业链的延伸。

事实上,近年来从农牧食品切入预制菜领域的公司不在少数,圣农发展、温氏股份、双汇发展、三全食品等,都相继布局。

新希望六和也在2018年涉足预制菜市场,培育出了“美好农家小酥肉”这一爆款单品。新希望六和前段时间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今年公司小酥肉毛利率接近20%,销售渠道主要以ToB端为主。

而新希望集团的“预膳坊”品牌,则是瞄准了消费者为主的C端。目前,预膳坊品牌既有一两百元的高端菜系,也有50元以内的家常菜。

品牌孵化于集团内部,一是能够享受集团的供应链优势,二是避免预制菜的投入拖累上市公司的财务表现。

据某媒体采访,预膳坊的猪肉类产品将采用新希望六和旗下的千喜鹤品牌猪肉,生产加工领域也将与新希望六和旗下的北京嘉和一品中央厨房合作;在流通环节,则依靠集团旗下的鲜生活冷链物流公司,触达消费者。

但新希望集团要面临的挑战是,在拥有成熟供应链的同时,如何在消费端满足用户需求。

针对国内消费需求进行ToC预制菜产品开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同地域有自己的菜系以及烹饪、饮食习惯,要想从中找到机会、找到规律,是一件比较困难且耗费时间的事情。

所以,现在的ToC预制菜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多是酸菜鱼、宫保鸡丁等常见家常菜,有着一定的销售规模和消费认知。

另一方面,定制化的B端市场仍是预制菜的市场主力。据红餐网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预制菜市场B端与C端比例大概为8:2,餐馆等商家仍旧占预制菜的消费大头。

在资本的加持下,C端预制菜市场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培育,也将淘汰很多入局者。

趣店今年大举入局预制菜后,又决定精简预制菜业务;陆正耀打造的舌尖英雄,多家门店关闭,加盟商持续亏损;西贝集团创始人贾国龙创办视为“西贝未来核心战略”的贾国龙功夫菜,频频关店……

C端预制菜显然不是容易的生意,在新希望集团的支持下,预膳坊能活到行业成熟期,为新希望集团打下新的生意版图吗?

而今,年过七旬的刘永好,依然精神矍铄地频频出现在公众场合。2022年福布斯内地富豪榜上,刘永好的排名比去年还有一定提升。只是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刘永好与女儿刘畅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作者 | 陈香羽

来源 | 征探财经(ID:teccj6)

END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