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壹财信


(相关资料图)

作者:苏向前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整体表现一波三折,在3月高层会议后,中概股退市风波风险释放、房地产行业政策回暖、促进平台经济政策持续发力,港股出现一定企稳。但此后由于疫情、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干扰,7月到10月港股市场又出现超30%幅度的下跌。

近期港股再度反弹上涨,但是前期挖下的大坑让相关基金受伤不轻,当然也包括了年内成立的次新基金,比如内地首家外资公募贝莱德旗下的港股通远景视野。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这只今年1月下旬成立的基金表现不佳,产品的A类份额净值回撤18.82%,产品的C类份额净值回撤19.17%。

三人合管基金规模不到3.8亿元是否浪费?

截至三季度末的9月30日,该产品的A类份额规模约为2.18亿元,产品的C类份额规模约为1.60亿元,整体处于小基金的生存状态。对比成立时的产品公告,当时产品的募集规模约为5.73亿元,测算缩水的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

对比公司首只发行的产品来看,规模上的差距可谓一目了然。同样是截至三季度末,贝莱德中国新视野基金两类份额的合计规模约为47.3亿元。从在管基金经理的数量上看,中国新视野的基金经理是唐华和单秀丽两人,但是港股通远景视野的基金经理却是陆文杰、单秀丽和杨栋三人。规模小的基金却安排了三人来管,公司的决策是否值得商榷呢?

再看基金经理们的个人简历,首先关注的自然是在两只产品中都出现的单秀丽,这位女将目前的岗位管理经验仅仅是不到1年零一个季度,美国理海大学理学硕士学位,金融风险管理师(FRM)资格。她曾担任贝莱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投资经理,贝莱德资本管理公司(威明顿,美国)量化风控/收益分析师。2021年9月起,任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从这样的个人经历来看,似乎看不出她在港股投资上有多少优势。

当时与单秀丽一起首发管理的是陆文杰。从天天基金网的介绍来看,他目前担任基金经理刚刚超过300天,不过他曾在中金香港公司和德意志银行香港分行有过任职。在三人中与香港关系最深的是另一员女将杨栋,本身国籍就是中国香港的她大部分时间轨迹都在香港。

但是这样的三人组却也没能实现业绩的飞跃,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该基金在成立以来净值下跌18.82%,年化收益下跌21.83%。

重仓港股大市值公司、互联网龙头有利有弊

分析表现平庸的原因,由于产品成立以来就发行了今年的三份季报,因此研究季报的重仓股变化成为突破口。一季报时,基金由于成立时间点的缘故,整体的股票仓位较小,3月31日时的第一大重仓股是招商银行,占比约为4%,同时其他的公司占比都在3%以内,贵州茅台和宁波银行作为A股的代表也被重仓其中,考虑到当时市场的气氛和该基金刚成立不久,因此这样的思路也无可厚非。

基金二季报时,虽然包括了贵州茅台、欧普康视和五粮液三家A股公司上榜,但是香港的公司占比明显上升。比如在前三位中就有美团和招行,但是两家公司整体年内表现不佳,而且二季度时内地股市是以新能源为首的科技成长冲在了前列,从重仓股来判断可能基金对这类成长公司涉猎不够。

再看基金的三季报,除去贵州茅台外均为来自香港的股票了,但是基本看到的还是大市值公司和互联网龙头之一的美团。虽然由于地产政策和美联储加息高潮过去导致近期尚可,但是由于前期挖坑较大,整体基金组合在年内的表现也处于中下水平。值得质疑的是,基金的规模整体偏小,三位基金经理是可以挖掘一些科技成长类小票来获取组合阿尔法的,但不知道是否因为能力圈没有覆盖的缘故,从重仓股反映来看基金经理似乎没有这样做。

再看公司第一只产品中国新视野,目前年内同类排名基本也是位于中游,净值增长率下跌大约为18%。根据三季报数据统计,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和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混合在第三季度利润合计亏损了4.3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两只基金利润合计亏损了9.34亿元。如果加上2021年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的利润亏损情况,自第一只产品以来,贝莱德的基金合计利润亏损9.85亿元,接近10亿。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基金发行市场持续不景气的前提下,贝莱德基金不知何故却选择逆市出击,先是在8月底成立了偏股混基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近期又成立了一只偏债的混基浦悦丰利一年,后者由从其他公募基金公司挖来的名将李倩来管理,但是两只基金的募集成绩都不太理想,特别是最近的新基固收仅仅踩线成立约2.09亿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