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中国各地县域以实干笃定前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备受期许的新征程。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立体展现中国县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感受新时代壮美中国、活力县域的蓬勃气象,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宏图·“县”在启航》系列主题报道,33个地方频道100多名记者走县域、看发展、探变化,沉浸式解读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密码”,与您共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图景。
央广网达州6月9日消息“我们5点钟不到就来摘了,你看,花苞上还沾着露珠呢。这一山坡的灯光,有一大半和我一样,是来体验采摘过程的游客。”戴着头灯,背着背篓,来自成都的王艳体验完黄花采摘后,全部打包购买。
(资料图)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渠县因盛产黄花,被誉为“黄花之乡”。从新品种培育到种植,再到产品深加工,渠县已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黄花全产业链发展布局。如今,渠县黄花产业在农商旅深度融合下,正焕发新的生机。
渠县,位于四川省东部、达州市西南部,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这里有兴于北宋、商贾云集、物产丰富、历经千年而不衰的三汇古镇;是文旅融合、两江四岸、巴文化探源创新发展的高地。
渠县依水而建、水系发达(央广网发 李成渠 摄)
近年来,渠县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大力推进以黄花为龙头的“7+3”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发展。同时,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兴县强县之路,产业集群不断扩大,农产品深加工、轻纺服饰等传统产业正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 黄花之乡遍地是“金针”
5月初,在渠县有庆镇太阳村广阔的稻田里,一盘盘嫩绿的秧苗被搬上插秧机,伴随着轰鸣的机械声,农机手们驾驶着插秧机在田地间来回穿梭。熟练的操作下,一株株秧苗从秧盘上依次滑落,整齐有序地插入稻田里。
农机手正在操作插秧机(央广网实习生 肖雲心 摄)
种粮大户杨波站在田埂上,给正在补苗的农户们交代着注意事项。
2021年,在外打工的杨波看到家乡发展形势向好,自己在粮食行业也积累了30多年的经验,在企业打拼的他转身当起了“新农人”。在田间地头的两年里,杨波受益匪浅。
“自从我们这边进行了高标准农田改造后,一切农业配套设施都很完善,以前人工种植无法实现大面积的高效种收,现在全程机械化,种收时间上快了一半。”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稻穗飘香,机声轰隆,去年8月,杨波种植的水稻迎来了大丰收,实际收获面积3000亩,产量2100吨。按照市场价,除去生产成本及流转费,毛收入达225万元,每亩能赚750元左右。
在种植环节,杨波采用“水稻-油菜”轮作种植模式。此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还促进粮食生产,大幅提高了种植收入。
渠县渠北镇双桥村新村高标准农田(央广网发 渠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持续打造“粮食大县”金字招牌,靠的不仅仅是一位位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更离不开新播种模式以及新技术的推广。
走进土溪镇平碾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现场,放眼望去,按标准行间距种植的玉米,整齐地排列在田地里。技术员指尖轻点,通过远程操作智能灌溉系统,水花迸射,滋养土地,浇绿嫩叶。
在中滩镇胜利村,大豆玉米播种机、无人驾驶喷雾机、杀虫机等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新机具、新装备集中亮相,为当地农业发展开辟新天地。
在清溪场镇白花村的玉米苗行里,一簇簇黄花探出头来。渠县,在兼顾粮食种植的基础上,也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凌晨4点半,邱坤喜开始起床,简单洗漱后,他背上篾篓,戴上头灯就出门了。每年4月开始,这里就开启了星空下的采摘。“花苞期的黄花,品质才是最好的,太阳出来,黄花就变老了,不好吃了。”邱坤喜说。
“现在家家户户都种上了黄花,老百姓腰包鼓了,生活也过得舒心了。”作为前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邱坤喜,对本村黄花种植了然于心。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渠县对标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布局,将黄花纳入现代农业“2+N”产业体系大力培育。目前,全县种植黄花31710亩,年产鲜黄花6万吨,产值约3.8亿元。
丰收季采摘黄花(央广网实习生 罗皓伦 制作)
小小黄花何以推动大产业?在渠县,黄花被包装成了40多个系列产品,申请了30多项专利。“我们这儿的黄花加工产品的特点是色泽黄润,香气浓郁,肉质肥硕,条干粗长,采用的加工方法也最大程度保留了鲜黄花才有的营养和色泽。”好的品质树立好的品牌,助力渠县黄花走向全国。同时,渠县还将黄花与乡村文旅结合起来,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进行采摘体验、购买。
近年来,渠县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为驱动,围绕“产业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目标,农业科技日日趋新、农产品产量节节攀升。渠县农业农村局产业股股长杨启卫表示:“今后我们将继续扩展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加强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条,为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渠县力量。”
轻服之都优化升级 让群众“家门口”就业
清棉、梳棉、条卷……在渠县经开区西部国际服饰产业城的纺织公司内,隆隆的轰鸣声中,纱机上下飞转。数条先进智能化与数字化生产线全力运行,保证全年可产出3万纱锭、各类纱线6000吨。
作为达州的人口大县,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渠县人外出务工,其中大约有20万人从事轻纺服饰行业。长期在行业打拼,许多渠县人成为国内轻纺服饰产业领域的翘楚,也成为现在渠县打造“中国西部国际服饰产业城”的底气和源泉。
渠县轻纺服饰产业城(央广网实习生 罗皓伦 制作)
航彩纺织作为西部国际服饰产业城中的龙头企业,2021年3月建设,10月投产,2022年产值就达到了8000万。企业负责人刘小平对此深有感触,“选择在渠县开厂,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地方的招商政策吸引人,同时也有人力与电力的优势,当年经开区工作人员‘三顾茅庐’的真诚,也着实打动了我们这些回乡创业的年轻人。”
为了鼓励更多企业加入轻纺服饰产业集群,渠县经开区始终把“要素”保障作为支持产业发展的生命线,通过“直购+补贴”的模式,将水电气价格压低至区域最低。同时,对出口退税、品牌运营、厂房装修等方面给予补贴支持。
同时,从下游的原料加工到上游的成衣制造,渠县推动轻纺服饰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纺织生产—布品印染—创新设计—服装加工—品牌运营”全产业链体系,加速产业集群集聚。
“轻纺服饰产业城刚建立时,这里只有我们一家企业,后来随着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以及生产要素的保障,目前已经发展到45家了。”作为首家搬迁至产业园的企业负责人,王超深耕轻纺行业已5年有余,从沿海搬回内陆,行业这些年的发展,她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轻纺产业的迅猛发展,也让本地人冯小敏的生活发生了变化。2020年,他离开东莞回到了家乡。“现在每个月能拿到6000多元工资,在这里工作,还能兼顾家里的老人与小孩。”冯小敏说。
渠县经开区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何凤琳表示:“轻纺服饰企业为渠县提供了一万以上的就业岗位,现有工人6000余人,同时我们通过在各乡镇打造‘共富车间’,带动村民就近就业约2000人。”
缝制工正在缝制棉服(央广网实习生 肖雲心 摄)
眼下在渠县,民营经济的发展已渗透到各个领域,轻纺服饰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军”。渠县县委书记王飞虎介绍说:“我们将轻纺服饰定位为‘首位产业’,按照一年成‘势’、两年成‘型’、三年成‘城’、四年成‘名’、五年成‘都’思路,全力打造‘中国西部轻纺服饰时尚之都’。”
一座产业城,短短几年间,飞速发展。凭着无中生有、敢为人先的创业创新精神,近年来先后获得四川省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纺织基地等称号。
古风今韵非遗传承 守渠江文化之“根”
“我从8岁就开始写诗了,这么多年,三汇总能带给我源源不断的灵感,我还要继续写下去,这是我们渠江文化的根与魂。”作为渠县作家协会三汇分会理事,鄢国灿老人把他对家乡的爱都寄托在了诗词里。
2018年4月7日,渠县作家协会三汇分会成立,这是全国最小的作家协会。成员多为三汇本地人,他们立足家乡、热爱家乡、歌颂家乡。近年来,线上平台让散落四方的他们再度相聚,共创家乡文化新品牌。
三汇作家与记者分享创作心得(央广网实习生 何春燕 摄)
“千里渠江,美丽家乡。看今朝,众庶安康。丰饶两岸,绿野茫茫。”在鄢国灿老人诗作中,渠县的变化在悄无声息中发生着。在三汇镇,丰富的物产,繁荣的商贸,汇聚了独特的文化氛围,还由此产生了渠江号子、三汇彩亭会等非遗文化。
“在我小的时候,就曾当过彩亭娃娃进行游街表演。长大后保持着对这门艺术的热爱,我开始跟随彩亭会第八代传承人雷明珍学习彩亭制作技艺,在政府的推广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这个行列中来。”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王义汇全面掌握了彩亭的工艺流程和彩亭设计、制作技术,并在三汇镇非遗彩亭培训班任助教老师。
“脚夫齐步慢行,亭上儿童舞袖摆手,翻转滚动,亭子闪闪悠悠,似坠非坠。”彩亭民俗文化表演把“高、惊、险、奇、巧”的高超艺术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惊叹不已。渠县三汇彩亭会,兴于清初,后发扬光大,时至今日逐渐形成每年3月16日至18日在三汇镇街道和码头表演的民俗文化节。
三汇彩亭会游街表演(央广网发 黄立述 摄)
“每到三汇彩亭会,家长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孩子送来,彩亭娃娃自古以来就是吉祥的象征,也可以培养小朋友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从而将其传承下去。”王义汇表示。
文化的兴盛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三汇彩亭会引来万人空巷、賓人谷、龙溪谷等一众乡村旅游景点带动亲子游热潮;打铁花、花花船、踩高跷等传统民俗和非遗活动走进各大景区、社区,有力地提升了游客体验;美食集市、啤酒音乐节等庆典轮番上演,引来新一轮消费潮……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渠县文旅市场精彩纷呈。
在渠县第三小学读书长廊,琅琅书声不绝于耳,小学生们或捧着唐诗宋词、或捧着国学经典在认真诵读。“从小教导孩子诵读经典,不仅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而且自幼就开始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奠定一生儒雅人格的基础。”该校副校长包菡说,“我们也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从小树立孩子们的文化自信。”
小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央广网实习生 肖雲心 摄)
渠县不仅被称为“诗词之乡”,也被誉为“汉阙之乡”。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活化石的汉阙,目前全国仅存29处,渠县就有6处7尊,占全国汉阙的四分之一。
2014年建成的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是全国首个以汉阙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也是全国首个无核心文物陈列和首个以数字化虚拟表现为主要展示手段的高科技文化博物馆。2022年10月,汉阙博物馆启动改造提升工程,收入了汉阙残件,并引入多媒体展示手段。“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人走进渠县,了解汉阙文化。”渠县城坝遗址保护和利用中心主任张世东表示。
“碧波淙淙,升起悠悠烟水;千年城坝,荡扬巴蜀之气。”渠江水奔腾不息,白塔日夜守候,见证着渠县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如今,宕渠发展今胜昔,古风今韵两和畅。在紧扣千亿级现代产业体系的同时,渠县正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百家读城】
渠县:川北人文第一州
□周啸天
渠县在长江以北,嘉陵以东,为一大城市。其土沃,其物丰,复值川北水陆之冲,力田贸易,皆致厚利。其民咸有余力以事学问。故人文蔚起,为川北之冠。
这段关于渠县的经典叙述,出自民国版《四川省方志简编》。
借助航拍,俯瞰渠城。但见渠江从北向南,蜿蜒而至。过古战场(张飞大胜张郃之地)八濛山北麓,绕沿渡坝,转弯180度;过八濛山南麓,绕东城半岛,反转180度。真个好风水,分明太极图!河流穿过县城,迤逦而去。
由县城溯洄而上,过南阳滩,看李白诗碑。至巴河、州河交汇处,有古镇,名三汇。三江六码头,向有“小重庆”“小香港”之称。三汇彩亭、三汇川剧、三汇旱船,闻名遐迩,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三汇下游,即城坝遗址(曾获2018年度全国田野考古一等奖)。殷商时代,賨人建都于此。秦惠文王时,置宕渠县,隶属巴郡。蜀汉时,为巴西郡治,下辖川东渝北多地,幅员辽阔。所在土溪,今存汉阙六处七尊,数量居全国第一,因此渠县又称“中国汉阙之乡”。而渠县文庙之棂星门,六柱五楹,拔地冲天。其石材之巨大,透雕之精美,间架之巍峨,气势之恢宏,不愧为“蜀中牌坊之首”。
渠县是“黄花之乡”。黄花一称谖草,见载于《诗经》,篇名《伯兮》。黄花兼有食用、药用及观赏价值。花开时节,金灿灿一地,释放出迷人的芬芳,令人乐而忘忧,一称忘忧草。渠县名牌特产,还有高粱咂酒。以细竹为吸管,众人围而饮之,别具风味。有道是:
万颗明珠一甕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双手抱定擎天柱,吸得黄河水倒流。
渠县有文峰山,自古人文鼎盛。汉有元贺,宋有黎錞,是李白、元稹旧游之地。蜚声当代文坛,数十年而不衰的王小波,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渠县。而以“宕渠四子”为代表的渠县作家,更为渠县赢得了“中国诗歌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文学之乡”的美誉。正是:
七尊汉阙冠中华,六柱棂星俯三巴,
賨人遗址说城坝,大刚来不是夸!
说名家就到名家:马东篱赶着瘦马,
李太白将酒代茶,陶渊明休采黄花!
(作者系四川大学教授、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统筹:陶玉德
记者:苏莉 王颖 何春燕(实习生)
编审:宗韶峰 郅怡婧
视频:昌思荣 肖雲心(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