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问题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作为党员干部,能不能发现问题、敢不敢正视问题、会不会解决问题,既是认识能力和工作水平问题,也是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要在调查研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奔着“群众满意”去,把一切工作落实到群众认可、群众满意上来,努力寻找破解难题的“最优解”,才能在解决问题中彰显作为、创造佳绩。

问题的指向就是调查研究的方向。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找准问题的病灶、医好痛点。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不能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深入调查研究,就得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深入基层、沉到一线,找准社区治理、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难点、痛点和堵点,让调查研究见实效、见真章。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把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将调查研究中发现的创新创造和新鲜经验更好地上案头、入政策、进民心,让调查研究成为最接地气、通民情的生动实践。要围绕《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列出的12个方面重点内容,针对问题本身进行分析解剖,找出症结所在,真正把功夫下到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调查研究中强化履职尽责的担当意识,主动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检视发现自身不足,做到未雨绸缪、谋定而后动,真正把问题找精准、分析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