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香港市场上近日引人注目的事,当属大牛股海昌海洋公园在获纳入MSCI指数后“闪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昨日盘中该股最低跌至0.81港元,跌幅深达75%。随后吸引赌性强的港股通资金抄底,股价出现反弹,至收市报1.49港元,跌幅缩窄至54%,成功“抄底”的资金挣的盆满钵满。

消息面上来看,股价下跌之前市场有传言执行董事兼控股股东曲程出售34.75亿股股份;当晚公司发公告澄清:并非出售股份,而是转让37.3亿股给家族信托,所传的消息纯属恶意造谣。

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谣传股东出售股份只是个幌子,暴跌的真正原因是主力利用了机制性的漏洞,在纳入指数后散货。

我们今天来看看这个所谓的“漏洞”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获纳入指数往往能增加上市公司的声誉,但并不是所有的指数内公司都一定是好公司。

国际指数公司在检讨指数成分股的时候,往往是根据一些客观条件(例如某一阶段内的平均市值、日均交易量、换手情况等)来决定纳入或者剔除,并未投入人力对成分股的背景、经营稳健情况进行深入的跟踪与调查。因此,有些居心不良的人,可能操纵股价以求满足这些客观条件,以求获纳入指数。

第二,MSCI 指数调整通常会在调整日(生效之前的前一个交易日)对被调整个股带来尾盘异动。

大家都知道,被动的指数型基金一般被动复制指数的走势,不主动追求收益,二是力求减少跟踪指数的误差。也即指数涨多少,该指数型基金就跟随涨多少。那么当指数成分股发生调整时,按照权重比例的资金就要按照机器指令相应地调整到成分股上。

境外被动指数基金资金为了达到最小的追踪误差,会较严格地执行 MOC 策略
(Mark to Close),一般在生效的前一交易日收盘集合竞价时段进行买卖操作。在港股市场上,在收盘后的最后八分钟集合竞价被动买入或卖出。
被动资金因为指数调整而带来的尾盘交易冲击会对被调整个股的尾盘股价会产生影响,但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按照规定,集合竞价的报价只允许在收盘价的的上下5%范围内。在影响的方向上,国元证券的研究显示,按照过往经验,被纳入的个股尾盘上涨的占比达到 70%,被剔除的股票平均有 90%会在尾盘出现下跌。
异动更多地是体现在成交量和金额的突然放大(见下表)。可以看到,此次纳入MSCI的7只个股的尾盘成交额均放出巨量,与调整前机构预期被动流入的资金量相若。

随着成交额的突然放大,净流入资金往往也会出现放大的情况。11月30日,周大福、协鑫科技、建发国际、海昌海洋公园的净流入资金均较平日有明显增加。

(周大福11月30日资金净流入达到1.17亿港元)

我们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卖盘过大,买方力量不足,则在抛盘的过程中股价会迅速下跌。而对于新调整入指数的个股来说,生效前最后一个交易的尾盘,在较为平稳的交易股价之下,来自被动基金的买方对手盘又很大,那就正好是卖方出手的好时机——尤其是那些蛰伏多日的空方主力,一般会在最后几分钟交易时候把货全倒给指数基金,以平稳的价格完成大批量出货。

从这个角度来看,海昌海洋公园的空方,在11月30日16:00后的这一笔交易中,完成了对被动追踪MSCI指数基金的“收割”(上图)。

但这种收割很显然不仅是“一刀”,接下来的第二天,才是追命连环刀的第二刀。

因为在第一刀收割前,还可以开空仓。

然后,在调整生效的12月1日,散布大股东谣言,乘势打压股价,通过借货沽空赚第二道钱: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海昌海洋在暴跌之前的7个交易日,沽空比例从日常的1个多百分点骤然升至双位数的百分点,11月29日甚至达到了40%。蓄谋已久的做空之心昭然若揭!

这种策略,虽然可耻,但是有效。它实际上是赚了三道钱:在股价拉升时挣一道,收割被动指数挣一道,最后做空再挣一道。

然而,人们很难精准预料什么股票在季检或者半年检时能进MSCI——除了那些有预谋的定向操纵、疯炒几倍进MSCI的之外,例如被称为“道士股”的鼎益丰。而投资者如果参与进这种被操纵的游戏中,大概率最后是一地鸡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