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经常关注我文章的朋友们都知道,但凡乳制品行业发生相关的热点事件,我都会第一时间向大家跟进传递并解读;
其实原因很简单,乳品行业关乎根本民生,它的安全发展是国民健康的保障,更是关乎下一代人生存的希望,重点关注理所当然!
(资料图)
最近一则关于乳制品行业的新闻,又一次登上了热搜,并引发了社会各界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时间,关于“倒奶杀牛”的话题不绝于耳,乳企的发展问题俨然已经成了2023年初最亟待解决的难题,还有“悲剧”到底会不会再次上演呢?
壹
“这是又要让我们‘倒奶杀牛’吗?”日前,在“河北奶协”公号上,河北省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袁运生,以此为标题发表署名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各界强烈关注。
袁运生称,这是近年来他听到的最扎心的一句话!
结果就因为这样的一句话,却被媒体误解为“倒奶杀牛”现象发生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解读,更是行业的悲哀!
不过,业内人士也认为,尽管这一极端现象并未发生,但整个行业仍对当前形势表示担忧,若情况持续下去的话,也难免不发生极端现象。
是啊!虽然奶企亏损确实存在,中小牧场的数量还不少,但是“倒奶杀牛” 这一极端现象确实并未发生;毕竟“杀鸡取卵”的事情在这个年代已经没有人会去做了,要知道奶牛是用来产奶的,肉牛才是用来食用的,奶牛身上可没有多少肉可以取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经济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行业的发展也不是别有用心的人唱衰就能影响地到的!
贰
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确实发生过因为经济危机发生过倒掉牛奶的事件:
上个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资本家因为经济危机,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宁可将牛奶倒了也不救济穷人。
这一现象,引起了世界上众多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的极大关注,同时也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极大的诟病。虽说背后的原因比较复杂,但资本主义经济无序生长的恶果,确实值得我们警惕!
任何将资本品和消费品直接毁掉的行为,都令人痛心,它意味着所有人福利的减损,是社会退步的表现,这点在中国是绝不允许的存在!
不过,疫情“黑天鹅”对国内乳品行业的影响毋庸置疑是很大的,截至2022年底,原奶价格已较两年前高点下降6%。以至于2023年,高涨的饲喂成本和低迷的市场让原奶行业压力重重;
由于疫情影响下游乳制品消费,加之近两年国内原奶产业加速扩产,原奶供需平衡再次被打破,而高饲喂成本叠加奶价下行,在收购价格下跌和成本上涨的双重影响下,收益下降或亏损经营,让部分中小牧场压力山大,甚至有了“卖牛”退出的想法。
近期原奶(生乳)行情走弱,究其根本是消费需求不足下阶段性产能过剩导致,受疫情影响,人们乳品消费水平下降,随着学生放假,学生奶供应也停滞,各乳品生产企业产量下调,库存激增,生鲜乳使用量骤减。
叁
市场供需不旺,也让原奶价格也进一步下行:
在刚刚召开的河北省生鲜乳价格协调会,将经测算的交易参考价最低不低于3.93元/公斤下调到3.85元/公斤。这样的价格,对河北省绝大多数奶牛养殖场而言已没有了盈利空间,但这也是无奈之举。
这成为河北省生鲜乳价格协调会历史上第一次附加条件地公布交易参考价(乳企做到应收尽收、如期续签收购合同,并在困难缓解后补偿差价;对于牧场而言是认清形势,开源节流,提质降耗,共渡难关)。
这也正是部分养殖者叫苦不迭、情绪激动,乃至放话“倒奶杀牛”的背景。
牛奶的消费放缓也让牛奶加工企业“压力山大”,一些企业只能将收上来的生鲜乳“喷粉”处理。
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每天喷粉储存的富余生鲜乳在4000吨以上,每天占用企业资金达1600万元以上。
不过,好在从08年开始,我们就非常重视奶业的发展,一系列真金白银的财政补贴也陆续进入了奶业;
从2008年至2015年,我国奶业扶持资金主要集中在奶牛良种补贴、奶牛规模化养殖、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创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等方面,共投入扶持资金86.6亿元。
此外,还有生鲜乳收购站机械设备补贴、奶牛政策性保险等,补贴资金涵盖了生产全产业链。
果然在1月6日,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就紧急出台了纾困政策,下达4000万元乳品加工企业生鲜乳喷粉补贴;
同时,解决养殖场户实际困难,协调解决生鲜乳收购中出现的矛盾,确保不发生“倒奶事件”,最大限度保护奶农利益。
肆
一个产业的不断发展,注定了产品的日益丰富。
据欧睿数据,乳制品行业市场空间一直在不断拓展,由2006年1684亿元增加到2020年63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左右。
而且根据预计,未来我国乳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2025年有望达到8100亿元。
每一杯牛奶的背后,不只是奶企们的辛勤付出,更是美好生活的延续!
我们应当努力,避免“奶荒涨价-养殖扩群-原奶过剩-倒奶杀牛”的周期故事在原奶行业重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