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以来,全国多地陆续通报了一批违规补课问题,最新一例来自江苏睢宁。

据睢宁县教育局7月25日消息,近期,省市督查组以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为主要抓手,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针对各地暑期违规组织补课情况进行核查。汇文中学无视相关工作要求,于暑期组织初二年级学生在校内开展违规补课,未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损害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恶劣影响。


(资料图)

睢宁县教育局介绍,7月21日,教育局约谈汇文中学负责人,签订承诺书,责令汇文中学立即停止违规补课行为,如有收费行为必须全额退款,且不得再组织任何形式暑期补课活动。另外,给予汇文中学全县通报批评,在年度学校分类考核中执行“一票否决”项,考核等次评定为不合格。

山西运城市盐湖区教育局7月20日通报称,7月18日,区教育局校外培训监管中心工作人员在北城街道北苑新村SOHO公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突击检查,现场发现有2名格致中学教师分别为2个班79名学生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经过核查,格致中学邢某、畅某、鱼某、李某等4名教师明知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文化课培训是违规行为,仍然违反职业道德,进行数学、英语、物理、语文培训。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盐湖区教育局要求上述培训行为立即停止、退还学生所有培训费用、格致中学配合调查涉事教师并拿出处理意见。

7月19日,《浙江日报》披露了温州中小学出现的暑期违规补课现象,温州市教育局立即对暑期中小学校违规组织学生补课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强化、再部署,要求各地各校举一反三,全面开展自查自纠。

其中,针对报道中提到的东瓯中学和永嘉黄田中学、楠江中学存在违规补课现象,当地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派出督查组赴相关学校实地督查,约谈学校校长和相关负责人,督促其立即整改到位。在东瓯中学,督查组发现该校存在组织高三段学生补课情况,立即要求学校于7月20日组织学生有序离校。此外,督查组对当天网传该校某班在青田某酒店开展补课的情况进行了核查。经查,网传情况系由该班家委会自行组织,学校通过网络得知相关情况后,立即进行了核实,并通过该班家委会解散了在青田的补课学生,同时要求全校班主任自查是否有家委会在校外组织补课的情况。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暑期违规补课的专项排查中,哈尔滨市第64中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微信、视频、电话等形式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不定时排查,做到不遗漏一人,以此起到对教师的监督和警示教育作用,引导教师守住师德底线。

据学校微信公众号7月26日消息,经视频排查,未发现教师存在违规补课行为。7月24日,由郑敏校长亲自带队,深入学校周边居民区、商铺等地进行实地走访排查,也未发现办班等违规补课行为。

湖北蕲春县教育局则以现金鼓励举报。

蕲春县教育局称,暑期期间,学生参加文化类补课,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又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与国家"双减"政策相违背。为了有效遏制在职教师违规补课的行为,县教育局特设立举报电话,欢迎广大家长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在职教师违规办班或参与社会机构补课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一经查实,县教育局将对首告实名举报人奖励10000元,并对参与有偿补课的教师从严追责,从重处理。

三起违规补课事件,家长的焦虑和不安

可以说,教育和医疗是当代人最为关注的话题。

01、三起违规补课事件

暑假以来,多地教育部门严查违规补课,也有多名教师、学校和培训机构因违规补课而招致查处,力度很大,足以见得当地教育部门的决心。

在这些被查处的事件中,有三起违规补课事件颇受公众关注。

一是退休教师违规补课被查处。7月5日,金华市“双减”工作督查组根据群众举报,对一违规办学点进行突击检查,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初高中生在违规补课,而组织者为某高中退休教师。举办者认识到错误,写下检讨书,退回学费,并保证今后不会再违规开设培训班。

截图来源金华市教育局公众号


第三,站在孩子的身后。父母不仅要教会孩子朝着目标奋斗和坚持,更好教会孩子如何在逆境中生存,承受压力。当他攀登一座座高峰时,我们应该在其身后为其鼓掌和支持;当他跌落谷底时,及时伸出援手,给以其逆境重生的勇气。

要知道,优秀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不是鱼目混杂的培训机构。以短暂的填鸭式教育催生孩子的成长,看似高效有力,却忽视了孩子内在需求的满足,牺牲了孩子长远的发展,得不偿失。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理解“双减政策”的意义和国家长远的考量,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多些亲子陪伴,多些体育锻炼,多些劳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不要盲目跟风报班培训,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暑假,或许更好。

二是八名大学生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7月5日,接群众举报,河北沧州肃宁县教育部门会同当地镇政府前往现场开展调查处理。经查,该机构系8名大学生租用临时场地开展学科类违规培训,共招了7个班,150名学生。联合检查组当场责令其立即停课,退还学费,且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

截图来源肃宁县教育局公众号

三是浙江温州三所学校存在违规补课情况被记者发现且报道。7月19日,根据记者的报道,浙江温州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派出督查组赴相关学校实地督查,约谈学校校长和相关负责人,督促其立即整改到位。

截图来源浙江日报

这三起违规补课事件之所以受到公众关注,在于组织和参与违规补课的是退休教师、大学生和学校,与公众以往认知略有不同。

在职教师自然是不能参与有偿补课的,这是大家熟知的事情。而且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也是不能参与违规补课的。

如今退休教师、大学生和学校也不能组织学科类培训,涉及面很广,处理力度很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暑假期间组织学科类培训大多属于违规行为,一旦被发现会被当地教育部门查处,暗合了“双减”政策,是国家基于长远的考量。

随着对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触及各方痛点的同时,国家努力保证绝大部分人的利益,让教育朝着公平的方向发展。

02、“双减”政策之下,家长们的困扰和焦虑

双减"政策下,禁止补课与不得不补课,是许多普通家庭父母所面临的困扰。

第二,狠抓孩子的习惯。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其优势不单单在于智商,更在于其优秀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的学习事半功倍。

因此家长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的习惯,能够按照相应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拖拖拉拉,靠外界的督促才行动,将学习当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资源供给不平衡,使得家长必须千方百计提前谋划,也将教育焦虑延伸更长。很多家长,给出所有一切,倾家荡产地把钱堆在孩子身上,这样反而只会让孩子不堪重负,也让整个家庭陷入财务负担走向极端,滑向一个更深的深渊。

因此,要想减少补课,堵不如疏,想办法减少家长和学生的补课需求,否则单靠政策限制,治标不治本。不能一刀切限制供给端,却对需求端视而不见,而是应该在现有政策之下,如何缓解家长和学生的教育焦虑才是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03、面对“双减”政策,家长需要做的三件事

要知道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提升人们素养和能力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感悟。因此,比起知识学习,学生的思维眼界、能力素养、学习习惯等都值得引导和培养。

“双减”政策已成大势所趋,很难被改变的前提下,家长与其在教育焦虑的驱动下,与其给孩子报更多的培训班,还不如完成以下三件事。

第一,狠抓孩子的阅读。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筑牢学习基础。

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优质的读书环境,让孩子养成一个坚持读书的习惯,拓宽学生眼界的同时,增强其学习的兴趣。

一部分家长选择“躺平”,放弃挣扎,充分给孩子空间和时间,降低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一部分家长则继续内卷,投入大量的金钱,选择“变相”或“隐形”的辅导班继续让孩子学习;还有一部分家长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在内卷和躺平之间左右摇摆,甚是揪心。

然而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前教育选拔机制不变,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不均衡现象得不到改变,单靠政策施压于教培机构,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效果肯定是有的,但家长的焦虑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

就如同一场跑步比赛一样,主办方怕参赛者累着,于是贴心修改比赛规则,要求每位参与者时速不得超过某个数值,保证彼此之间相距不远。虽然可以保证比赛的友谊,但不可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这是违规补课屡禁不止的原因所在。

毕竟中高考选拔具有零和博弈性,自己被录取,别人就有可能落选,反之亦然。也就是说,大家考着同一张试卷,要想脱颖而出,就必然比别人接收更多维度的教育。然而优质教育资源却是稀缺的,导致家长们疯狂为孩子攫取大量资源的同时,孩子会承担比同龄人更多的压力,这在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考中表现得淋淋尽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