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祖国的传统文化,精华在哪里?糟粕在哪里?比如为什么知者乐水,仁者爱山?

什么是君子?古人对君子有什么标准?古人的君子标准和现在一个人格高尚的人。是不是可以划等号?这些问题。学习,学习应该是很好的。这些问题绝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而不是糟粕。想一想100多年以前,某些人,把中国的文化全部否定了。就像把澡盆里的孩子连洗澡水一块倒掉一样。


(资料图片)

下面这段文字是我的好朋友,山东财经大学的王蔚教授写的。朋友们看看是不是有所收获?

2023/8/13论语---蔚然悟语

16.23

【原文】

子曰:“知(zhì)①者乐(yào)②水,仁者乐(yào)山;知(zhì)者动,仁者静;知(zhì)者乐,仁者寿。”

【注释】

①知:通“智”。

②乐:喜爱。

【译文】

孔子说:“智慧者爱水,仁德者喜山;智慧者爱动,仁德之人喜静;智慧者快乐,仁德者长寿。”

【王蔚悟评】

本章中老夫子讨论了知者与仁者之间的区别。

可以把知者和仁者看成是两类人,也可以看成是一个人身上两种品质。

看到这一章,有的人会抬杠。“难道只有知是喜欢水?仁者喜欢山?仁者就不能喜欢水吗?知者就不能喜欢山吗?”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只能笑笑,但要真正回答起来还有点难。

夫子在这里把仁者和知者做了区别,并以水、山喻之。

水者,最大的特性就是动,是乐。山者,最大的特点就是静,是久。

知者,思考者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论无论学而思还是思而学都需要动。

孔子又言,学而时习者之,不亦说乎?“说”通“乐也”。要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

仁者,持之以恒之爱人者也。“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夫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日月至焉而已矣。”做一个仁者,是长时间的坚持,甚至是终生之事业。

孔子又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为什么“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呢?有云:“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又有将“五行”之说引入者,云:“知者属土,故乐水;仁者属木,故乐山。”

自古以来,知仁勇为君子之三达德也。知者不感,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集三者于一身者,方为君子也。

在《宪问篇》之第28章记载:“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

在子贡看来,只有孔子达到了这个标准。

文中的照片全部是本人拍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