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港股医药板块的投资风向变了,而风向改变的根本逻辑在于:市场对药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医药市场出现“三足鼎立”竞争格局


【资料图】

早年间,资本青睐Biotech的逻辑,主要看靶点和管线布局是否丰富,以及License-out“出海”能力。

但随着这几年医药行业的政策和资本环境等发生重大变化,Biotech不再受宠,导致深陷资本“寒冬”、苦求“活下去”。

如今,随着部分Biotech撕掉“B标签”,成功转型Biopharma,以及传统药企陆续收割Biotech的管线或股权等,整体医药市场似乎出现了“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关于这点,可以从2022年港股药品及生物科技板块出现的分化行情得到验证。

根据同花顺问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0日,港股药品及生物科技板块有134家企业,其中2022年涨幅排名居前的为$新华制药(000756)$、三生制药、联邦制药、$白云山(600332)$等传统药企;

其次,跌幅小于30%的为君实生物、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撕掉“B标签”的Biopharma,而34家带“B标签”的生物科技企业,除了康诺亚-B、歌礼制药-B、康方生物-B和乐普生物-B逆势上涨以外,其余有近九成下跌,甚至有23家企业跌幅超过20%。

二、市场主线回归到医药研发的本质

传统药企涨幅居前,充分表明市场主线已经从以往看Biotech“讲故事”回归到医药研发的本质上,也就是新药的研发不能出现“断层”,而是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并解决临床未满足的需求。

而在当下波云诡谲的医药环境中,具备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竞争优势的传统药企,无疑更能践行这一本质。

这也是为何2022年港股涨幅排名前50家实现上涨或跌幅较少的药品及生物科技公司中,大部分为传统药企的缘故。

例如,涨幅排名第二的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是一家创建于1943年的老牌药企,主要从事解热镇痛类等化学原料药,片剂、针剂、胶囊剂等制剂,医药中间体及其他等业务,2022年股价暴涨是由于连续踩中了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和布洛芬两个新冠疫情概念。

涨幅排名第5的培力农本方,距今成立已有25年,主要从事浓缩中药配方颗粒产品及中药保健品,并提供中医医疗服务;涨幅排名第11的天大药业,主要从事中医药研发、中医药产品、化学药、生物制品、健康产品以及提供中医服务。

涨幅排名第10的三生制药,距今成立已有30年,拥有30余款在售产品,经营业务包括生物制药、毛发健康、CDMO和新药研发;涨幅排名第17的联邦制药成立于1990年,现有制剂产品11大系列60多个品种120多个品规,原料药和中间体产品共5大系列近50个品种,覆盖抗生素产品、人胰岛素及类似物等。

另外,实现上涨的神威药业、石四药集团、白云山,以及跌幅小于16%的石药集团、丽珠医药、同仁堂国药和中国生物制药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老牌药企。

三、19家Biotech跌幅超40%,三叶草生物、和铂、基石……

医药市场“三足鼎立”中的第二足,是带“B标签”的生物科技公司。

根据港交所规定,自2018年起,港交所允许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在满足一定条件前,需要在这些公司股票名称的结尾附带“B”标识,以作为对投资人的提示。

根据同花顺问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0日,港股药品及生物科技板块有34家带“B标签”的生物科技公司,但2022年全年仅有4家Biotech实现上涨,意味着有近九成企业下跌,其中有19家跌幅超过40%,12家跌幅超过50%,4家跌幅超过70%。

在这34家Biotech公司中,行情也出现了分化:前13家实现上涨或跌幅小于26%,其余企业跌幅均超过36%,甚至腰斩,腰斩再腰斩。

康诺亚-B2022年全年涨幅高达47.83%,在整个板块中排名第6,主要系由于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45.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而且不依赖产品引进,专注于拥有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癌症领域,如特应性皮炎、哮喘、慢性鼻窦炎及胃癌。

歌礼制药-B以全年涨幅44.07%排名板块第7,主要解决抗病毒、癌症及脂肪肝疾病三大治疗领域中尚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旗下拥有多款口服抗新冠肺炎药物管线,包括已上市的利托那韦口服片剂,以及在研的口服聚合酶(RdRp)抑制剂ASC10、口服蛋白酶(3CLpro)抑制剂ASC11。

康方生物-B以全年涨幅26.47%排名板块第13,由其自研的卡度尼利单抗(AK104)于2022年6月获批上市,该药物是全球首款PD-1/CTLA-4双抗,也是首款获批上市的国产双抗;12月6日,公司还与Summit Therapeutics就依沃西(PD-1/VEGF双抗,AK112)达成最高50亿美元海外授权交易。

乐普生物-B于2022年2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第一款商业化产品抗PD-1抗体普特利单抗注射液于7月获批上市;9月8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被调入“港股通”,拟进行科创板IPO,次日股价最高暴涨达300%。

其余21家跌幅超过36%的Biotech,暴跌的原因包括现金流紧缺、“卖管钱”/卖厂求生、核心产品临床失败、以follow模式为主、管线同质化、商业化困难等。

四、撕掉“B标签”的生物科技公司:1家市值超1800亿

医药市场“三足鼎立”中的第三足,是撕掉“B标签”的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复宏汉霖、康希诺、再鼎医药。其中,前三家已从Biotech转型为Biopharma,2022年跌幅较少,其余三家达到撕掉“B标签”标准的公司,股价跌幅均超过40%。

$君实生物-U(688180)$2022年全年跌幅16.38%,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总营收12.18亿元,同比下降55.18%,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5.95亿元,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特瑞普利单抗(拓益,JS001)实现销售收入约2.18亿元,实现了连续三个季度的环比增长,目前拓益已在中国获批6项适应症。

百济神州是港股药品及生物科技板块中唯一一家总市值超过千亿的企业,2022年股价跌幅为16.65%。

2022年上半年,得益于核心产品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和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销售增长,百济神州实现产品收入为36.7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2%。其中,百悦泽全球销售额总计15.14亿元(+263%)、百泽安®在中国的销售额总计12.51亿元(+56.4%)。

另外,替雷利珠单抗已在国内获批9项适应症,此前还在国内申报了第12项适应症;百济还在12月公布了泽布替尼头对头完胜伊布替尼的全球Ⅲ期ALPINE试验最终数据。

信达生物2022年全年跌幅30.57%,目前共有包括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等8款产品获批上市,2022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22.4亿元,同比增长15.34%。

另外,2022年第三季度,信达生物共计取得总产品收入超过11亿元,产品组合呈现销量及收入双重季度环比增长。其中,信迪利单抗销售及收入均取得季度环比增长,新增适应症一线胃癌及一线食管癌贡献增加。

复宏汉霖2022年全年跌幅41.95%,产品覆盖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疾病等领域,目前已在中国上市5款产品,2022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12.894亿元,同比增长103.5%,主要来自多款产品陆续商业化带来的销售收入及授权许可收入等。

再鼎医药2022年全年跌幅51.38%,目前在大中华区已有4款商业化产品,另有十多个处于后期产品开发阶段的项目。此前,再鼎医药发布公告称,根据联交所相关规则,自2022年11月11日起,公司的中英文股份简称将不再加上标记“B”。

2022年前三季度,再鼎医药实现总营收1.52亿美元,同比增长52.22%,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至3.82亿美元,其中第三季度亏损1.612亿美元,主要是由于与Seagen新的合作和许可协议的首付款3000万美元,以及外汇损失增加3670万美元。

康希诺生物2022年全年跌幅62.76%,主要系由于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率增长放缓,疫苗需求减少及产品价格调整,导致业绩大幅下滑所致: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总营收7.07亿元,同比减少77.08%,归母净利润亏损4.74亿元,同比下滑135.57%。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