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尚未过半,厦门国际银行已经连收两张巨额罚单,累计被罚超2110万元。
(相关资料图)
5月19日,继2月因北京分行12项违规、被北京银保监罚款810万元后,厦门国际银行又因个人经营贷被挪用、向检查组提供隐瞒重要事实的材料等21项行为,被罚款1380多万元,罚款金额“再攀高峰”。
而根据厦门国际银行在中国货币网披露的最新数据,该行今年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开年罚单收到“手软”
作为大陆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在合规方面并未起到表率作用,而是不断挑战监管红线。
5月19日的最新罚单显示,厦门国际银行因21项违法违规,被厦门银保监局没收违法所得15.74万元,并处以罚款1381.49万元。做出处罚决定的日期是去年6月28日。
同时,根据相关法律,厦门银保监局还对对刘芬、秦志华等人给予警告,对张志荣给予警告,并处罚款十万元,对章德春给予警告,并处罚款十万元。
而具体的违法事实则高达21项目。除了以往银行机构经常碰触的“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贷款资金违规挪用”等问题外,还覆盖“向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回函”、“向检查组提供隐瞒重要事实的材料”等严重问题。
虽然罚单显示的是此前遗留问题,但多个罚单则进一步暴露了厦门国际银行的内控漏洞。开年来,厦门国际银行已多次被罚。
今年1月,厦门国际银行龙岩分行、漳州分行、龙海支行等分支机构分别被处罚295万元、100万元、5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给予警告。违法违规问题包含向借款人转嫁抵押评估费用和抵押物财产保险费、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等等。
2月,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又因12项违规,被北京银保监罚款810万元,同时13名相关业务负责人累计被罚60万元。违法违规事实有9项,涉及贷款的包括相关合规性审查失职、证明材料造假、贷款风险分类不真实等等。
整体来看,厦门国际银行不管是贷款资金问题,还是财务造假问题,都并非初次出现。
而新经济观察团根据企查查信息不完全汇总发现,自2016年以来,该行及下属分行一级单位已累计收到30张行政监管罚单,罚款金额超4500万元。如果再加上本次违规行为,罚款金额将跃升至将近6000万元。
就在4个月前的1月19日,厦门国际银行刚刚接受章德春辞职。该行同意聘任曹云川出任行长,并提名其为第三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如今,这位“70后少帅”曹云川履新刚刚四个月,就接连收到多张任期之外的罚单,不断为前任善后,履新压力越来越大。
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银行违法违规行为背后,或许能通过经营状况中找到端倪。
2013年,厦门国际银行正式改制成为中资商业银行。此后经过一系列增资扩股、境外并购、收购等重大举措,厦门国际银行总资产已在2022年末接近1.09万亿元。不仅迈入“万亿俱乐部”行列,更跻身城商行第一梯队。
然而,厦门国际银行的业绩却步入了下行通道。
根据厦门国际银行在中国货币网披露的《2023年1-3月信息披露报告》,今年第一季度,该行实现营收35.7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两位数,为15.11%;净利润实现13.23亿元,同比下滑3.43%。一季度末,厦门国家银行总资产达到1.12万亿元,仅比2022年末增长300亿元。
从各年度来看,这种下滑趋势同样明显。2020-2022年,厦门国际银行营收由179.19亿元下滑至171.28亿元,2022年净利润60.51亿元,虽然相较2020年57.28亿元有所回升,但与2019年的63.15亿元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同样,厦门国际银行贷款拨备覆盖率也在下滑,由2020年的259.80%降至2022年的168.42%。从行业来看,作为衡量银行拨备金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拨备覆盖率过低,会导致利润虚增,不利于银行未来健康稳健向上发展。
与此同时,2019-2022年,厦门国际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分别为0.71%、0.84%、1.06%。在2021年终结不良贷款率连续15年低于1%的成绩后,2022年厦门国际银行不良贷款率再度走高,达到1.26%。
同时,厦门国际银行的资本金也在趋紧。截至2021年底,厦门国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1.73%、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44%,三大指标均低于同期行业平均水平。到2022年底,该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表现再度走低,分别降至11.69%、10.35%和9.03%。
内忧之下,厦门国际银行还面临着来自同行,尤其是同样来自厦门的城商行——厦门银行的竞争压力。后者正在从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等多方面,全方位赶超厦门国际银行。
数据显示,2022年,厦门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86%,实现五年连降,比厦门国际银行低0.4个百分点。同期,厦门银行的贷款拨备覆盖率高达387.93%,是厦门国际银行的2.3倍还多。
当然,最令厦门国际银行眼红的,恐怕还是早在2020年,厦门银行就已成功扣响A股市场大门。而厦门国际银行的资产规模已经是厦门银行的三倍,但目前仍在资本市场门外徘徊。成为目前唯一一家未上市的万亿级城商行。
但面对竞争压力、合规要求和发展提速之间矛盾平衡,厦门国际银行似乎仍在徘徊。
深度推进零售战略转型
面对重重压力,厦门国际银行也在不断探索转型。
据了解,目前厦门国际银行正深化推进零售战略转型,发力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款等,积极探索构建多元财富生态圈。
零售战略转型方面,厦门国际银行取得了一定成效。2022年,厦门国际银行零售贷款增量超过全行贷款增量,零售贡献全行95%的存款增量。截至去年末,该行零售贷款、零售存款占比分别达30.5%、27%,分别较年初提高6.1个百分点、2.8个百分点。
但问题是,其零售贷款仍然集中在个人经营贷层面,消费贷占比较低。
截至2022年末,厦门国际银行个人贷款和垫款合计为1377.39亿元,其中房产按揭贷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分别为55亿元、876.86亿元和445.54亿元。
而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占比高达63.62%,个人消费贷款占比远低于前者,为32.32%,房产按揭贷款占比更是低至3.99%。
反观城商行中的“优等生”宁波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在总的个人贷款中占比一度超过80%,常年超过60%,如今又拿下了消费金融牌照,持续发力消费贷业务。而个人贷款贡献的利息已成为宁波银行稳定收入的主要支柱之一。
可以说,在零售转型方面,厦门国际银行依旧前路漫漫。
在其他贷款方面,厦门国际银行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以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为例,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厦门国际银行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700.51亿元,较年初增长38.82%。2022年全年,该行共投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13.38万户,579.12亿元,平均利率为5.44%。
同时,厦门国际银行还积极发展绿色贷款。今年以来,该行持续跟进厦门新能源产业发展,以绿色融资服务助力多个锂电池及储能项目在厦落地,总计提供近6亿元的授信支持,进一步助推厦门新能源储能产业链做大、做强,为实现厦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厦门国际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47.64亿元 ,较去年末增加32.38亿元,增幅达27.98%。
不过,在各类贷款业务规模飞速发展同时,厦门国际银行也不能无视违法违规行为多次出现的事实,特别是个人经营贷被挪用等问题。因此,对于厦门国际银行来说,无论是零售转型还是合规发展,都仍有进步空间。
*声明:新经济观察团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构成任何建议。原创文章未获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