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晨婷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宏观经济数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7482亿元,同比增长4.7%。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10亿元,同比增长18.4%,

受去年低基数影响,4月数据出现明显反弹。但若剔除低基数影响,经济修复的势头则较为温和。环比来看,4月社零微涨0.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则环比下降0.47%。对比此前各家机构发布的预测,多项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就业形势整体改善,消费和服务业企稳回升,有望成为二季度经济向好的重要支撑力量。”

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2023年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市场等原因,4月份16-24岁的青年失业率首次突破20%,达到20.4%。

社零大幅增长

在经济恢复好转,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4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明显。

其中,消费指标修复最为显著。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10亿元,同比增长18.4%,比上月加快7.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9%。

从消费类型看,餐饮收入3751亿元,增长43.8%,商品零售则同比增长15.9%。其中,金银珠宝类涨幅最为显著,同比增长44.7%。近日,国际金价创历史新高,国内今年以来的金银珠宝类零售也屡创新高,超出市场预期。

4月汽车类零售同比增长38%,拉动社零数据增长1.9个百分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亦显示,4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3.3万辆和215.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6.8%和82.7%。

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提振汽车消费也是各地消费政策的核心。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上海、山西等多地在近期打出政策“组合拳”,其中都提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提供购车补贴等内容。

各地促汽车消费的“政策礼包”频出,效果也得到了显现。1-4月汽车类零售额达14114亿元,同比增长5.4%。

4月社零总额主要数据(图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不过,这一数据可能还无法说明我国消费已全面恢复。

“18.4%的数据看起来有显著增长,但仍未达到全面恢复的阶段。这一数据是建立在去年同期的低基数上,也略低于此前市场22%左右的预期。目前消费的恢复主要集中在服务业领域,包括线下出行、餐饮住宿等,实际上一些商品消费还尚有不足,因此构成对消费的拖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当前,消费恢复仍是初步,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意愿增强还有空间。”付凌晖在发布会上也谈到,在经济环境逐步改善的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也在提升,从一季度情况来看,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比去年四季度有小幅回升。总体表明,消费进一步恢复的前景是看好的。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随着稳就业政策落实落细,就业形势有望继续改善。就业稳定改善,有利于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也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此外,各项促消费政策进一步显效发力,新消费模式不断拓展,消费回升态势有望持续,将带动经济整体好转。

近一年社零同比增速(图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制造业修复放缓

从工业数据来看,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6%,环比下降0.47%。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

分三大门类看,4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持平,制造业增长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8%。分行业看,4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拉动规上工业增速加快1.3个百分点。

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3个月的短暂扩张期之后,制造业PMI又重回荣枯线之下。

付凌晖在发布会上回应称:“PMI出现小幅回落至临界点以下,是在经济恢复过程中的暂时性现象。主要原因包括企业去库存影响、季节性因素等。前期生产快速修复,需求恢复相对偏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产的继续扩张。”

工业生产略显疲弱,和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增速小幅回落相关。

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7482亿元,同比增长4.7%,比1-3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5%,制造业投资增长6.4%,分别回落0.3和0.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2%。

固定投资同比增速(图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未来要使工业生产出现更加旺盛的态势,除了要稳定制造业投资、稳定基建投资之外,还需要尽可能拉动出口增长,增强外贸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多方发力才能使工业生产增加值有更良好的表现,部分中低端制造业仍面临较大压力,或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必然会拖累生产,需要重点关注。”王军认为。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上半年经济仍呈现弱修复态势,尽管出行、旅游等消费需求不断释放,但企业信心仍显不足,经济尚未回归潜在增速,制造业也将面临较多挑战。“例如,后续民间投资或将面临企业效益下滑、市场预期不稳等制约因素,预计今年制造业投资呈现震荡走低态势。”

汽车同比增速及日均产量(图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工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恢复态势,但要看到,目前工业生产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压力。”付凌晖指出,目前市场需求制约仍比较突出,要持续恢复和扩大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促进工业平稳健康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