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顶端新闻记者 林冲

6月2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2023年河南省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上,《2022年河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正式发布。公报显示: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顺利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公报》由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农业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局、省气象局等部门共同编制。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年均浓度为47.7微克/立方米,低于国家目标3.7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为79微克/立方米,低于省定目标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为242天,多于国家目标8天;重污染天数为9.9天,少于国家目标0.3天。二是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国家考核的160个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31个,占81.9%,高于国家目标7.6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国家考核的64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全部达到考核要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陶岔取水口及总干渠河南出境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保障了“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三是全省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受污染耕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以及地下水质量稳定达到国家目标。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四是城市声环境和辐射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全省省辖市及济源示范区昼间声环境等效声级平均为53.3分贝、质量评价等级为二级(较好)。全省省辖市及济源示范区昼间道路交通声环境等效声级平均为64.8分贝、质量评价等级为一级(好)。电离辐射环境和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稳定。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杰对《公报》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解析,并介绍了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主旨、活动安排等,邀请各媒体参与六五系列活动宣传报道,讲好美丽河南建设生动故事,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动员全社会投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会上,省生态环境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回答了媒体提问,介绍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周峰介绍,2023年,省生态环境厅将以重污染天气、臭氧污染、柴油货车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全力推进大气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在消减污染存量、深挖减排潜力、强化管控实效、提升监管效能等方面持续发力,坚定不移推进减排治污,加快大气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李莉表示,2022年我省开展的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评选工作相关做法获得了生态环境部好评,今年将继续推动美丽河湖创建工作,持续推动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努力打造一批示范性的美丽河湖,恢复河畅、湖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环境,建立一张张各具特色的美丽河湖名片。

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副处长赵恒介绍,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沿河打造了千里生态廊道,流域保持多年环境安全。今后将落实好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黄河保护法》,推动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切实保护黄河安澜。

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刘书强介绍说,我省排查出来的1296条农村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466条,农村的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今后将继续实施重点治理、综合治理、长效管护,力争2025年前全面消除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纳入国家监管清单的612条全部治理完毕。

省生态环境厅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高贺文表示,省生态环境厅近年来持续深化环评领域“放管服效”改革,在环评审批中实施了一揽子惠企政策,保障重大项目及时落地见效。今后将继续放权赋能,靠前服务,自觉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守底线和促发展结合起来,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