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股
一、新闻与盘面 今天北上资金回归,但成交量依旧低迷,只有6500亿,说明年底前资金大都不太活跃,指数也是小幅调整的态势,整体问题不大,我依然看好反弹会继续,特别是赛道股方面,仓位也加上去了,剩下的就边走边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几天特斯拉止不住的下跌,昨晚更是大跌了11%,但今天新能源车板块只跌了2%左右,特别是宁德和比亚迪这两大龙头,有点跌不动的感觉。咱们周一还从技术层面分析了比亚迪的走势,结论简单总结下,就是短期走反弹的概率更大,中期不能太乐观,破今年的高点很难。 说到汽车,咱们可以看看截止到11月份,各大车企对自身目标销量的完成情况,先来自主车企: 除了比亚迪超额完成目标之外,其余的几家自主品牌厂商大概率都无法完成任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长安汽车是最有可能在12月冲击90%完成度的选手,吉利和奇瑞能够追到80%以上的完成度就算不错了。而唯独只有长城汽车,勉勉强强才完成了一半的年销售任务,距离其年初夸下的190万辆的年目标,相去甚远。 在年初夸海口的时候,长城确实是有底气的。2021年,长城实现了128万辆的年销量,录得15%的同比增长,创下历史销量新高,连续六年销量突破百万辆。于是,长城汽车就顺势发起了冲击190万辆的2022年新目标。结果就是目前的一塌糊涂。 而比亚迪在2021年的销量只有73万辆,当时在上述自主品牌阵营中是体量最小的。所以,在年初定销量目标的时候,比亚迪略显保守地将目标定在120万辆。但谁料,卖一款爆一款的比亚迪,销量节节高升。因而就将2022年销量目标上调至150万辆,可结果还是超额完成了。 比亚迪今年股价走的好,也正是源于销量不断的超预期。明年虽然销量也仍然会继续高增长,但像今年这样超预期的可能性不算高,所以股价的弹性也未必有多大,但至少能维持个高位震荡的态势,这个就需要不断跟踪销量的情况。 而合资车企方面,尽管销量目标的制定整体偏保守,但依旧难掩衰败。其中,广汽丰田是最有希望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合资品牌,但完成的方式大概率是需要依靠经销商“压库”。 合资车企表现不佳,一方面是疫情和供应链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产能问题迟迟没有缓解。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自主品牌的份额在不断扩大,进一步蚕食了合资车企的“蛋糕”。今年9月,国内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到50.4%,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占据了车市半壁江山,11月自主品牌零售销量达到87万辆,市场份额达到 53.4%,继续碾压合资车企。 与合资车企的遇冷情况不同,造车新势力们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混的也还不错。 像极氪、哪吒在前11个月都实现了超90%的完成度,只要12月正常发挥,即可顺利完成全年的销量目标。其次,零跑和问界都卡在80%这个档位,适当冲一冲量也能勉强达成年底销量。然而,除了上述几家之外,其余的新势力们都无法达成年底目标销量。 像蔚来和理想,在前11个月的销量目标完成度都低于70%,今年是指定完不成KPI了。还有,小鹏汽车在前11个月的完成率仅为55% 二、光伏 光伏板块因为前期跌的多,最近反弹走的也最好,无论下跌还是上涨,券商都能找到各种理由,这也是本事。不过,随着产业链的降价,下游装机量回升是大概率,其中储能会是其中最确定的受益方向之一,特别是国内大储。 首先,光伏产业链降价将激发国内地面电站需求,有望催化储能装机超预期。 其次,国内大储目前的核心矛盾是成本分摊机制,而硅料当前的降价使得光伏项目在承担储能成本后的投资收益率,依然达到6%左右,也就是达到光储平价。 产业链的成本下降,使得国内大储即使不向用户侧电价端传导成本压力,也可以通过容量租赁、现货价差、辅助服务等市场化的方式实现经济性,国内大储商业模式的清晰化值得期待,毕竟这是一个有望达到60%增速的赛道。 单说储能的话,可以重点关注储能电芯、PCS(储能变流器)、温控这三个环节,以及跟储能相关性较高的钠离子电池。可惜弹性大的公司,体量都不太大,目前也没ETF,正在申请的路上,大家可以关注咱们之前聊过的两只储能占比较高的个股,其他的还有待挖掘。 三、消费
疫后消费的复苏,一直是个火热的话题,也是明年的一条主线,咱们简单看看逻辑。
首先,受疫情冲击最大的往往是中低收入群体:
一是小型企业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疫情冲击下很难维持经营;
二是岗位缺失导致农民工和大学生群体就业压力严峻。
整体来看, 虽然去库压力叠加疫情阶段冲击,短期中低收入群体依然承压,但修复的大趋势是确定的。
第二点就是很多人期待的补偿性消费。
大家疫情期间不花钱,都忙着存钱,三年积累了接近 10%的预防性储蓄,补偿性消费可以期待一波。但这个也没必要太乐观,最理想的情况也就是回到疫情前,但我觉得挺有难度。
首先,从国外数据看,全面放开后,每隔几个月都会遭到一波疫情冲击,这对线下消费肯定有影响;其次,就是上面提到的中低收入者,这几年受损很大,虽然被动提高了储蓄率,但大头显然不是拿来补偿性消费的。真正消费要起来,不能光靠喊口号,根本上还是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减轻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负担,让大家重拾信心,才敢于去消费,愿意消费,否则谁愿意整天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呢?
说回补偿性消费,有些消费场景,错过就错过了,比如餐厅吃饭,就不是那么刚性。但有个行业要注意,就是房地产。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未来房产销售势必会回暖,不回暖国家就继续刺激,毕竟这也是写在了经济工作里的。购房需求还是偏刚性,晚买了一两年,大概率还是要买。从国家的角度讲,肯定也想把居民的高储蓄率降下来,释放消费潜力,拉动行业发展。
具体到投资层面,房地产公司本身我觉得意思不大,金融属性过重,但是相关的建材、家居等制造业板块,值得跟踪。
文中任何观点和建议不构成对证券买卖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和众汇富不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或承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