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溢流污染”,让雨水管另行其道


【资料图】

沿河截流系统开始“动手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顾小萍

南京水环境越来越好,但一直面临着一个烦恼:雨天水质容易波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沿河设置的截流沟在雨水过多进入后,将截流沟的污垢冲进了河道。

记者昨天从市水务局获悉,为解决这一烦恼,我市今年起将对截流系统“动手术”,率先在珍珠河、内秦淮河东段及北段试点,将这一区域的10个雨水管从截流沟中“驳离”。

沿河截污,改善了水环境但存在溢流污染

上世纪90年代起,我市开始实施投资小、不需要大面积开挖城市道路的沿河污水截流工程,将雨水和污水引入截流沟,一同送往污水处理厂。这也是当时很多城市治理河道的方式。

“沿河强化截污,可极大改善河流黑臭状况,在当时条件下为尽快遏制水环境恶化趋势做出了贡献。”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市2000年左右先后在内秦淮河、珍珠河等重要城市景观河道两侧敷设了100多公里截流沟(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环境。但一到雨季,雨水会混着污水从截流沟溢出,进入河道。特别是遇到大雨时,沿河泵站为了防洪需要打开截流沟的闸门放水,大量污水随之进入河道,导致河道水质反反复复。与此同时,不仅大量的雨水经截流沟进入污水管道,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河水等也通过截流设施“跑”进污水管网,导致污水管网长期高水位、低浓度,影响了污水处理效能。

治水进入新阶段,截流系统进入“手术”时期

“不同治水阶段,有不同治水目标和要求。”市水务局水环境建设处处长张晓峰介绍,在已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建成区基本建成雨污分流体系、重点河湖水质越来越好的当下,我市今年水环境治理工程明确提出:推进截流系统改造,研究内外秦淮河、金川河流域截流系统升级改造方案,推进截流管沟功能转换。

眼下,珍珠河截流管沟改造方案已经基本敲定,共涉及5个点位。玄武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雍园街路口是点位之一,原先与截流沟直接相通的雨水管将改道向北,在沿河步道的绿化处新建释放井。

“这种更精准的小截流,改变过去‘眉毛胡子一把抓’、污水雨水一起截进截流沟的状态。”张晓峰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雨污分流工程,绝大部分污水都分走了,但错混接、私搭乱接可能还会让少量污水混进雨水管网,因此,在将雨水管网驳离出截流沟时,还将在雨水管网下方建小的截流堰,将晴天可能跑进雨水管网的污水以及存在污染的初雨截进截流沟。

“围手术期”准备“细而又细”

在江宁区,二纵沟双龙大道沿线截流沟的“手术”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江宁开发区市政科科长陈锋介绍,围绕这个“手术”,此前几年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对上游排水户全部调查到位,确保每个排水单位雨污分流到位,确定晴天节点井不排水;对市政管网清淤疏通检测和维修,对排口上游的市政雨污水管网进行检测,对于三四级病害进行维修,确保雨污水管网正常运行。在此基础上,再对此条河道截流沟观察3个月,确定水质达标后才敢启动相关工程。

排口溯源、市政管网“体检”、清疏修缮……历经几年调查摸排,内秦淮河逸仙桥至常府街段两岸10个排口中符合“手术”条件的有4个,其中东岸3个,西岸1个。

“检测后发现,东岸的两个雨水排口没有污水混入,可以直接释放。另一处排口因上游管网不够完善,需要设置智能分流井。”南京安城集团下属市政公司张雷介绍,智能分流井加装了液位控制器,雨天时,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去往截流井的闸门会自动关闭,去往雨水排口的闸门会自动打开,将雨水释放下河。

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改善河道水环境,我市持续推动雨污分流工程“回头看”,让雨、污水各行其道,同时推动雨污水管网清疏修缮。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主城1700公里污水管网检测排查,并新改建了710公里污水主次干管,完成了303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创建。“污水收集处理质效的提升,为河道水环境的持续长效改善提供了坚实支撑。”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还将完成20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届时累计覆盖建成区面积达77%。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