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原标题:牵牢就业“牛鼻子”,夯实民生“压舱石”

人社部4月24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同比增加4%。就业形势逐步改善,保持总体平稳,随着经济恢复,用工需求扩大,就业形势向好态势有望持续。

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今年年初以来,随着经济回暖,各地人社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出台就业服务新举措,多渠道发力,多平台联动,竭尽全力保就业。

安排好就业,关键要有岗位,要多安排就业,必须拓展新岗位。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1662万人,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就业总量压力依然繁重。应对就业困境,缓解就业压力,必须拿出更实的举措,想出更多的巧招,想方设法稳存量,千方百计扩增量,竭尽全力保重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就业的“大本营”,决定着就业的数量和质量,为促进企业加快复苏,把就业“蓄水池”做大,今年惠企助企“红包雨”下了一波又一波,无论是税收优惠政策,还是资金保障,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创新支持,都体现出“精准扶持”,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切实解决“燃眉之急”,帮助企业越过“山丘”、蹚过“急流”、跨过“门槛”,让企业挺起来、强起来,不断把就业“蓄水池”做大,接纳更多就业。

千方百计促就业,除了搭建就业供需平台,还要契合供需关系,提供“不断线”服务。用工有用工的标准,求职有求职的意愿,并非有岗就能招到人,也并非想到哪谋职就能到谋得到,要满足供需双方的标准,达成一致。今年以来,不少企业用专车、包飞机、出差旅费接送求职者,不少地方把选岗“体验车”开进企业,将求职者送进厂区内,送到岗位前“探岗”“验岗”。线下招聘热,线上招聘“火”,利用互联网平台,掺入大数据技术,精准校位“对号入座”,相关部门牵线搭桥做“红娘”,尽心尽职当“媒人”,让每个岗位都得到展现,让每一个求职者都能实现最佳选择。为了更好地适应岗位,岗前“预热”掀起高潮,根据求职者的特长、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让待业者掌握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尽快适应岗位。多管齐下,多方入手,高效优质的服务,为用工和求职搭起了连通桥,让待业者快就业、就好业。

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在当前就业形势逐步改善的大好形势下,各地要用好政策工具箱、打好就业“前哨战”,强化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等支持,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夯实民生压舱石,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廖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