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秒贷”经历,让王翔对上海融资环境的印象彻底改观:“我感受到了上海普惠金融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关怀。”
(相关资料图)
王翔经营的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冠疫情暴发后,他辗转多家银行寻求融资,但都因为没有抵押物及公司规模较小等原因被拒。后来,该公司通过上海农商银行花木支行的大数据普惠金融业务贷到200万元,缓解了资金压力。
王翔对这次大数据贷款记忆犹新:“手机一次性上传企业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证件、财务报表等相关材料,并授权给银行,贷款款项几分钟就到账了。”无需抵押物,诚信经营的中小微企业最快几个小时内就能收到银行拨付的贷款;不需要长篇累牍的征信报告、尽职调查,企业负责人只要线上授权,银行信贷人员就能通过大数据对企业“精准画像”,生成贷款所需材料,省去以往从准备材料到款项到账几个星期的时间。
这是不断提升大数据普惠金融服务质效的“上海速度”,也形成了一套为中小微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可复制推广的“上海经验”。不久前发布的《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显示,上海的融资环境和政策环境均居全国第一。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无抵押、轻资产”一直是部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瓶颈。“数据显示,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一般是3年,我们银行的借款周期也是2-3年,那么有可能在借款过程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就难以为继,这给银行的贷款资金安全压力比较大。”上海农商银行普惠金融部副总经理田立中说。
“以前银行需要企业主准备的贷款材料特别复杂,甚至还要水电缴费凭证等。”上海农商银行花木支行相关负责人说。
在传统信贷业务中,为了及时了解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金融机构往往通过查验“三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来控制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田立中发现,查验“三表”也是普惠金融业务长期存在的痛点之一,“比如日常生活开销有少开或漏开发票的情况,而小微企业主和企业的行为特征又高度重叠,这会导致部分‘三表’准确率不高”。除此之外,个人提供的他行流水单据往往好几百页,信贷人员要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核实,还容易出现差错。
“这时政府提供的有公信力的大数据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有力的抓手。”田立中说。
为了减轻银行“不敢贷”“不愿贷”的顾虑,2019年12月,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大数据中心、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依托上海“一网通办”平台,推出了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通过开放相关公共数据,让试点金融机构运用科技手段对企业“精准画像”,多维度了解企业情况。只需要企业授权,银行便可依法获取相关部门提供的400多项公共数据,包括工商注册、纳税信息、社保缴纳、行政处罚、司法诉讼等。
精准“画像”释放数字红利
基于上海市公共数据平台发布的数据资源,金融机构都能享受到数字红利。
“通过对客户数据进行摸底,我们可以和业务部门探索其应用场景,然后由点及面,形成一系列银行业可复制的经验。”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钟其说。2020年4月,她和团队常驻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从3600张表格中甄别出17张与政府采购相关的数据表格。该行将这些公共数据与内部自有数据有机结合,构建起40余个风控预警模型,自主开发客户外部信用信息报告及风险诊断报告,用于客户准入和风控。
过去办理传统信贷业务时,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高级经理俞志浩需要通过外部网站逐一查询客户外部风险情况并截屏,然后录入到业务系统里,传统信贷业务办理时间往往需要一个月。“公共数据开放以后,我们只要从电脑进行简单操作,就能形成两份详尽的客户外部信用信息报告和风险诊断报告,大大提升了贷款尽职调查效率,节省了业务办理时间。”俞志浩说。
在大数据驱动下,普惠服务的产能也在提升。从2020年年初到2022年年末,该行普惠贷款余额增长305%,客户数增长298%,而普惠业务人员却没有增加。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陈妍妍认为,大数据除了能够帮助丰富企业的风险评价维度,还能支持该交易中心构建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比如,通过公共大数据结合中心内部的结构化数据,该交易中心自主研发了企业画像系统,企业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数量、科研人员占比等数据一目了然。透过大数据“放大镜”可以甄别企业的含金量,从而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加速企业孵化培育,促进其转板上市。
实现敢贷愿贷能贷
随着溢出效应不断显现,上海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的2.0版本也于2021年5月首次实现涉农管理、民政管理等公共数据向金融机构开放。截至目前,参与2.0版本试点的金融机构已达33家。
“借助普惠金融2.0版本的数据,我们还开发了‘政采贷’业务,目前累计授信金额已近两亿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田立中介绍,中小微企业如果作为供应商在上海市政府的集中采购平台上成功获批项目,上海农商银行就会根据该合同的成交金额等情况匹配相应的贷款额度;相关公共数据的开放也将持续帮助金融机构构建一套覆盖小微企业贷前、贷中、贷后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精准服务。
为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上海市早在2012年就出台了中小微企业信贷奖补政策,并且修订完善了3轮。截至目前,已累计拨付约13.5亿元信贷奖补资金。
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马强在近日召开的2023年度上海普惠金融工作会议上表示,力争2023年末累计投放纾困融资金额突破6000亿元,支持700万人稳就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一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