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中国常温奶市场常年盘踞着伊利和蒙牛两大龙头。在两大龙头的制约之下,光明乳业、新希望乳业(新希望集团旗下的集团化乳品企业,以下简称“新乳业”)等跨区域乳企另辟蹊径,深入低温奶市场,自建冷链,在部分区域建立起优势。光明乳业高管频繁变动,新乳业不懈追击,大踏步并购,成功闯入国内乳企百亿营收阵营。
(资料图片)
2022年年报显示,新乳业全年营收为100.06亿元。营收破百亿的新乳业,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却并不亮眼。截至8月16日收盘,新乳业股价收于14.03元/股,相较于三个月前的股价已下跌约11%,处于低位徘徊状态。五月底,新乳业提出以“内生为主,并购为辅”的五年战略,首次将“内生增长”放在“并购扩张”之前,把未来的重心放在规模增长和净利润率提升上。
新乳业五年规划背后的现状值得思考。首先,在经过多次的并购整合之后,新乳业的偿债能力已经受到较大影响,资产负债率直线上升,并购的叠加效应也较为有限,盈利能力有待加强。其次,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消费疲软使新乳业等第二梯队乳企面临较大的需求端压力。另外,在研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新乳业的创新力仍有待提升。
资产负债率攀升,并购扩张并非万能灵药
成立于2001年的新乳业,以西南地区为大本营,通过密集地对外并购扩张,将其布局延伸至华东、华中、华北和西北地区。2022年年报数据显示,西南地区和华东地区为新乳业贡献了超过六成收入,是新乳业的创收主战场。新乳业官网显示,新乳业旗下现有控股子公司66家、主要乳品品牌15个、乳制品加工厂16个、自有牧场13个。
2021年,新乳业收购一只酸奶牛60%股权,由此进入现制酸奶细分赛道,与茉酸奶等现制酸奶连锁品牌同台竞争。同年,新乳业还收购了澳亚投资5%股权,以稳定原奶供应。
2020年,新乳业收购福州澳牛55%股权以填补新乳业华南市场空白,并完成了对宁夏寰美乳业(夏进乳业)的收购,以扩展西北市场。2019年,新乳业战略投资现代牧业9.28%股权,以稳定奶源供应。
追溯至2015年,新乳业完成了对苏州双喜、湖南南山、西昌三牧等区域性乳企的收购。算上2001年品牌建立之初的并购重组,新乳业已经完成了三个阶段的并购重组。
新乳业缘何大量投资并购乳企及上游牧业企业?首先,掌握优质的牧场资源能够提高新乳业的原奶自给率,从而使其更好的控制产品品质及稳定产品供应。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对奶制品的安全问题更为看重。其次,并购不同区域的乳企有利于新乳业快速进入外埠市场,帮助其加速全国化布局。
乳企加工厂通常使用超高温(135°C以上)瞬时灭菌技术杀灭原奶中的细菌,以达到常温储存牛奶及延长牛奶保质期的效果。2018年,在伊利、蒙牛两大龙头牢牢把控常温奶市场,成为双寡头之后,新乳业、光明乳业等乳企以尚未被乳业双雄垄断的低温奶细分赛道为主阵地,进行业务拓展。
加工厂对低温奶采用巴氏杀菌工艺,通过巴氏杀菌工艺对原奶进行低温杀菌处理。巴氏杀菌工艺能较大程度保存牛奶的风味与营养,巴氏低温奶的价格相较于常温奶也更高。
然而,低温奶保质期仅在1到2周左右,且其在运输、销售过程中必须全程冷藏。因此低温奶加工厂通常建在牧场周围,并且低温奶生产企业需要建立起完善高效的冷链运输流程,保证供应链建设必须完备。另外,由于低温奶的保质期较短,商家需要对其进行较为灵活的促销活动,这对商家的运营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牧场分布并不均匀,乳制品的供给与消费需求存在地域空间上的错配问题。我国乳制品主要消费区域为首都经济圈、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消费需求旺盛的地区。叠加低温奶对供应链、运营能力的高要求,乳企要想在全国低温奶市场称王并非易事。这也是伊利这样的千亿级别乳企仍未在低温奶市场形成垄断优势的主要原因。
对于新乳业而言,其已经凭借牧场资源和新希望集团旗下的鲜生活冷链在西南地区建立起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并逐步建立起区域市场消费者信任。新乳业若想进一步扩展市场,并购扩张是最快的办法。
通过三个阶段的并购重组,新乳业已经将扩张的触角延伸至西南大本营之外的华东、华北、西北市场。然而,新乳业通过并购扩张的方式推进全国化进程的负面效应也较为明显。
其一,高频次并购弱化了新乳业的偿债能力。根据新乳业披露的2023年一季度报,其商誉高达11.9亿元,占总资产的12.59%;其资产负债率高达71.54%,而同一梯队的光明乳业同期资产负债率为55.05%,行业龙头伊利同期资产负债率为60.9%。新乳业的资产负债率已经明显高于行业水平,其短期偿债能力及现金流水平都受到了较大影响。
其二,新乳业频繁并购压低了其毛利率与净利润率,挫伤了其盈利能力。2023年一季度报显示,新乳业净利润率仅为2.48%,而光明乳业同期净利润率则为3.39%。二者净利润率差距较大,这也解释了新乳业在提出五年规划时为何将净利润率提升的目标摆在重要位置。
其三,新乳业收购的牧业企业、区域性乳企已在各自的地盘形成品牌知名度,各自运转,互不影响,这些企业所生产的短保质期低温鲜奶产品辐射半径有限,彼此之间难以形成叠加优势并扩大协同效应。
五月底,新乳业发布五年规划,正式宣布将来要慢下脚步,首先推进内生增长策略,其次才是并购扩张策略。以上动作表明其管理层已深知全力并购扩张策略之下隐藏的风险。未来,新乳业能否有效化解风险,值得关注。
消费疲软,低温奶市场教育仍需加强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8月份第二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76元/公斤,同比下跌8.7%。由此可见,乳企下游销售端需求萎缩、消费疲软的压力已经通过产业链传导至上游的牧业企业。
此外,当前低温奶市场的市场教育仍需加强。目前来看,虽然消费者正在慢慢形成低温奶消费习惯,但常温奶仍占据着具有压倒优势的市场份额。受制于保质期短、冷链运输要求高、储存条件严格等特点,不同于在村镇小卖铺频繁露脸的常温奶,低温奶目前主要出现在一线、二线城市,其渠道下沉面临困难,市场教育也道阻且长。
受疫情、经济下行、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液态奶消费呈现疲软趋势,这也给渴望实现增长目标的新乳业带来诸多挑战。据中国奶业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3)》显示,2022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42公斤,同比减少0.6千克。综合2023年生鲜乳价格不断下跌的状况判断,我国奶制品消费疲软趋势将进一步影响新乳业等乳企的业绩。
研发投入有限,产品及渠道创新不足
除了低温鲜奶赛道,低温酸奶也是各大乳企不愿放过的赛道。早在2015年,立足新疆的天润乳业就靠“冰激凌化了”系列低温酸奶成功火出圈,其酸奶销量大涨。此外,主打“餐后一小时”饮用的卡士功能型酸奶,也凭借其产品创新,树立起高品质酸奶的形象,收获了一批精准意向人群。主打简单纯粹的简爱酸奶凭借“生牛乳、糖、乳酸菌,其他没了”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广告词,提前抢占消费者心智。
新乳业近几年的创新步伐则稍微缓慢。“酸奶生汽了”气泡酸奶、活润系列酸奶、初心酸奶……新乳业近几年研发的酸奶产品中,并未产生能够在全国打开知名度的爆品。其气泡酸奶产品的“酸奶生汽了”广告词还与天润乳业前几年大火的“冰激凌化了”系列广告词有几分相似。
新乳业未能打造出低温酸奶爆品,究其原因,与其有限的研发投入有关。年报显示,2022年新乳业的研发投入为4767.33万元,研发费用率仅为0.49%。
渠道创新方面,2016年创立的乳业品牌“认养一头牛”,凭借渠道创新,从公域切入私域并火速破圈,在伊利、蒙牛严守的常温奶市场闯出了一片天。2022年,认养一头牛营收规模已达到25.12亿元,顺利跻身行业第二梯队。
新乳业的渠道创新之路则难言顺利。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新乳业经销商数量减少了708家。2021年、2022年新乳业直销模式产生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7.18%、50.66%。新乳业在利润更高的直销模式上并未取得明显突破。
结语
在消费疲软的当下,曾经大踏步并购的新乳业突然放慢步伐,将“内生增长”策略置于首要位置。已经迎来百亿营收里程碑的新乳业,前路还将面临更多挑战。
消费市场已经变天了,主动求变的新乳业不仅要在产品及渠道创新方面下苦功,更应思考如何把多年并购整合所形成的品牌矩阵进行有机连接,并发挥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新乳业能否再度实现跨越,成为低温奶赛道的佼佼者,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