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实景音乐剧《昆仑之约》剧中的编钟道具。(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畅彤)大型实景音乐剧《昆仑之约》2023年演出季6月3日启幕。记者专访主创团队,细数剧中“九鼎八簋”“编钟编磬”“韶乐”“何尊”“铜斧”等道具,为您详解观看《昆仑之约》要了解的周朝文化内涵。

取材于《穆天子传》古籍


【资料图】

《昆仑之约》导演蒋雅頔在谈到创作意图时说,创作团队选择了《穆天子传》作为故事主线。

《穆天子传》,又名“周王传”“穆王传”“周穆王传”“周穆王游行记”,以日月为序,分为六卷,记述了周穆王姬满游历天下之事,是我国文字记载中最早的旅行活动。卷三记载:“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

蒋雅頔说,关于穆天子西行,史料记载寥寥数笔,没有基本的戏剧冲突与对立面,完全脱离艺术形态。所以在选材时,他们将全剧重点放在“行”,就是行走,不停地行走,矢志不渝。这个行为就会生成一个目的性的产物,由此故事的矛盾对立面变成内心,变成故乡与远方的冲突。利用实景演出独有的观演形式,舞台布景、演员表演、音乐引导烘托,西王母世界与西周世界相对比等等,让剧情变得时而惊天动地,时而柔肠百转,加强代入感,使观众获得独一无二的观演体验。

主要道具皆有文物原型

纵观整场《昆仑之约》,从开场出现的何尊,到天子饮宴使用的九鼎八簋,再到编钟编磬与韶乐的运用,共同构成了《周礼》的概念:“完善的国家典制,国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富于哲理”。

舞美道具总设计师毛砚介绍,《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在这次的道具设计当中,充分体现了《周礼》的概念。在前期的创作当中,团队还集中前往故宫博物院、自治区博物馆等进行了一系列考证。

比如,在剧情中为了表现代表周朝的韶乐,道具设计结合现存于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进行道具设计。曾侯乙编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65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但相对于超2万平方米的舞台,这个尺寸明显太小,于是工作人员就只做了舞台中所展现的超大规模的编钟和编磬组,全部编钟及编磬大小共18组、近500个,从而凸显出周朝的鼎盛和繁荣。

为全剧点睛的何尊,取材于现存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青铜器何尊,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新都成周(今河南洛阳)之事。

在剧情第二幕中,有一个剧情是周天子与大臣共同饮宴的场景,出现的陈设为九鼎八簋道具,还原了历史记载的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的情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