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还需要多久?

有人会高呼,燃油车不退市,不会选择新能源汽车,也有人表示,新能源汽车在用车体验上已经远超燃油车。即使觉得纯电车型有续航焦虑,也完全可以选择增程式和插电混动车型,今年以来,增程式和插电混动车型不断降价,入手门槛已经和同级别的燃油车相当了。

其实从数据也可以看出来,国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正在不断提高。


(资料图片)

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的上旬,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高达38%。也就是说,10个人买新车,接近4个人会选择新能源汽车。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不断侵蚀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已经是既定事实,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从2017年到2022年,我国燃油车销量从万辆下降至万辆,新能源车销量从万辆增长至万辆,新能源汽车对于燃油车的替代作用非常明显,很多人在选择买车的时候,选择了燃油车。

进入2023年,无论是自主品牌纯电和插混新品,还是近日合资品牌接连上市的强电智混、电混双擎、超混电驱等新车型,无一例外地都打上了“油电同价”的标签。比亚迪的秦PLUS DM-i将插电混动轿车的价格达到了10万元以下,银河L7、哈弗枭龙将混动紧凑级SUV的价格打到了14万元以下,直接打入了15万元以下燃油车市场的腹地。再加上2025年12月31日之前购置新能源车继续免税。而在2026年至2027年购入的车辆则是减半征税。算上购置税,油电同价基本上已经实现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燃油车承受了巨大的市场压力,所以在今年初,为了刺激销量,燃油车甚至掀起力度罕见的价格战。

可惜,无论燃油车做出多大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在产品体验上,插电混动车型和增程式车型,在驾驶感受、能耗表现、行驶静谧性等方面的感受,都是要完胜燃油车的。

在免征购置税和可上绿牌两大优势面前,燃油车无法实现真正的油电同权,反而因为政策的不支持,在很多方面难以享受新能源汽车的特权。

不过,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还有最后一个障碍,或者说压死燃油车的,还有最后一根稻草,那就是补能的便利性,这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另外一个是电池技术的突破,等到固态电池量产,或者说半固态电池的成本大幅下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有望超过50%,想想看,当超过一半的人买新车选择燃油车的时候,燃油车还能坚持多久呢?

不过,在2026年之前,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都将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多种动力形式的车型会并存,但是远期来看,纯电车型和插电混动车型(增程式车型),会两分天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