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为何当市场在讨论“我国经济复苏强度不及预期”的情况下,4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经济的描述却是“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市场与中央之间的认知差?我国目前经济形势到底是好是坏?让我们看下经济数据的表达。

从“五一”节假消费数据来看,“加量不加价”可能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消费的现状。根据《2023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中提供的数据显示,假期间国内旅游出行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了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6亿元,同比增长128.9%,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7%。人均消费水平的下滑表明消费的内生动力不强。我们认为这一结论是相对正确的。本轮消费复苏的主要驱动力源自餐饮,4月同比43.8%的增长率远高于汽车类增项,因此在市场理解消费复苏的“质量”不高。但另一方面,餐饮业消费仅占我国消费品零售的10%出头,其体量不算大。换句话说4月消费品零售总额18.4%的同比增长(历史5年同期最高数据)并非像“传说中”那样水分十足,但也不能否认我国居民部门投资意愿的降低(主要佐证为:进入2023年后我国中长期居民部门贷款边际增速的下降,而对应消费的短期人民币贷款则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4月短期新增贷款同比增长接近4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