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五一”小长假第一天,作为我州最火的打卡地之一,中国朝鲜族民俗园里人头攒动。青瓦白墙间,来来往往的“公主”们身着五颜六色的朝鲜族服饰,撑着伞、捧着花,在旅拍摄影师的指导下,摆出姿势留下倩影。
来自辽宁的赵女士选择了一身传统的白色服装,灰色、粉色的暗纹装饰在裙摆上,增添了几分典雅。她的头发梳成发髻,插上金钗,略上淡妆,清新气息扑面而来;来自山西的曲女士喜欢网红风,粉色的改良服亮丽活泼,头发编成长辫,头顶和发尾都戴上了飘带饰品,随风飘逸;来自广州的陈同学和朋友是戏剧迷,此次他俩一个选择了书生服装,一个选择了宫廷服装,边走边逛还沉浸式角色扮演,玩得不亦乐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民俗园内的两家绣佳人服饰店宾客盈门,有的客人在挑选服装、有的在化妆造型。客服人员也身着定制的改良朝鲜族服装忙着接待、推荐,尽显延边服务人员的礼仪和热情。这两家店的经营者崔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朝鲜族服饰”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俞玉兰之子,从事朝鲜族服装行业10余年,因为热爱,他以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
民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文化
“朝鲜族服饰”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延边现有国家级、省级、州级传承人4代。朝鲜族服饰素净、淡雅,色彩以白色为主,象征纯洁、善良、高尚、神圣,因而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朝鲜族服饰最大的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男女服饰迥然不同,男人穿裤,女人穿裙。朝鲜族服饰由于采用平面裁剪法,穿在身上,直线显得简洁明快, 曲线则显得优雅而富于变化,完美地体现了服饰的直线美和曲线美。
崔勋介绍,以前的服饰都是手工打造,织布、剪裁、缝制、刺绣,一件衣服做成需要很长时间。现在工厂有现代化设施,有各色的布料、丰富的花色,很多刺绣图案也可以用缝制、罩布、印花等方式代替。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服饰已经成为优质的旅游商品被广大游客喜爱。“我们也要因时因势优化调整,在多元的舞台展示朝鲜族服饰、文化的魅力。”崔勋说。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绣佳人店内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增添了改良款、网红款等。融合了对襟、盘扣、挂钩、宽大袖口、飘带、层次等多种元素。“无论怎么改良,我们还是坚持选用好的布料和剪裁,重点位置全手工制作,让顾客穿起来更舒适、更合身,能展现出朝鲜族服装的得体和端庄。”绣佳人的工厂有几位从事朝鲜族服饰制作的老师傅,年纪最大的70多岁。她们是工厂流水线的“质检员”和“监督员”,把控着产品的传统性、文化性。“我们代表的是非遗,所以要用非遗的理念去长远地推广和发展这一项目。朝鲜族服饰不是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穿在身上的朝鲜族文化。”崔勋说。
多种形式推广民族服饰
民族服饰是地方文化的有力代表,民间传承是最好的传承。在延边,民族服饰体现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统节日、婚庆、花甲等重大仪式上,在政府举办的大型活动、赛事上,在文艺演出的舞台上,在社区文化活动中……都少不了朝鲜族服饰的身影。
近年来,延边将民族服饰作为向游客展示独特地方文化的有力载体,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提高延边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活动特色鲜明、文化气息重、民俗味道浓,深受宾客喜爱。州文广旅局非遗处处长高寿福表示,延边常年开展朝鲜族服饰相关推广活动或文旅节事活动,如州文广旅局主办、延边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延边歌舞团承办的“礼衣延边·盛世华章”——中国·延边朝鲜族服饰展演;延边州文联、延边民间文艺家协会牵头成立的延边州朝鲜族传统服饰研究中心每年举办各种形式的“朝鲜族传统服饰研讨会”及各类培训班;延边博物馆《礼衣雅蕴——朝鲜民族服饰展》全国巡展等。“我们将培训延伸至社区、学校,让更多人在理论与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高寿福说。
民族服饰成最俏旅游商品
目前,我州民族服饰已经成为旅游融合文化的最好载体,同时,旅游带动民族服饰销售,也带动民族服装服饰生产企业快速崛起。以延吉市为例,服饰店面从2020年10月的20家增加至今年4月的100余家。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周边民族服装租赁店从起初的几家店到现在的几十家,各家服装种类也从十几款到300多款。西市场商圈、延边大学商圈等地都有民族服饰主题体验店,店内挂满了颜色鲜亮、款式各异的民族服饰,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供顾客挑选。
延吉市“名家韩服”已经经营了20多年,据总经理金莲花介绍,以前做朝鲜族服饰都是供本地人购买,随着市场的打开,销售方向也逐渐向外扩展。该店服装因面料、款式、工艺等不同,售价在500元到几千元不等。2022年10月开始,来延游客量明显增加,“民族服装店成了旅游商品店,每天都有不少外地游客来咨询和购买,也有不少服饰租赁店来订货。”金莲花说。
现在越来越多人加入到民族服装的设计、制作、销售中来。高寿福表示,州文广旅局将进一步规范行业标准,要求从业者尊重传统、秉承匠人之心,不要过度改良,以规范化促进民族服饰产业化发展。
目前,我州民族服饰已经成为旅游融合文化的最好载体,同时,旅游带动民族服饰销售,也带动民族服装服饰生产企业快速崛起。以延吉市为例,服饰店面从2020年10月的20家增加至今年4月的100余家。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周边民族服装租赁店从起初的几家到现在的几十家,各家服装种类也从十几款到300多款。西市场商圈、延边大学商圈等地都有民族服饰主题体验店,店内挂满了颜色鲜亮、款式各异的民族服饰,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供顾客挑选。
延吉市“名家韩服”已经经营了20多年,据总经理金莲花介绍,以前做朝鲜族服饰都是供本地人购买,随着市场的打开,销售方向也逐渐向外扩展。该店服装因面料、款式、工艺等不同,售价在500元到几千元不等。2022年10月开始,来延游客量明显增加,“民族服装店成了旅游商品店,每天都有不少外地游客来咨询和购买,也有不少服饰租赁店来订货。”金莲花说。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民族服装的设计、制作、销售中。高寿福表示,州文广旅局将进一步规范行业标准,要求从业者尊重传统、秉承匠人之心,不要过度改良,以规范化促进民族服饰产业化发展。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张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