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尤金·奥尼尔经典名作《榆树下的欲望》再次登上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的舞台。这部由任鸣、丛林导演,于明加、郑云龙、李麟等主演的作品,2021年首轮演出即收获认可,如今重装归来,将再次显示经典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本轮演出将持续至6月26日。

新排版《榆树下的欲望》海报


【资料图】

强烈的戏剧冲突,细腻的人物刻画,唯美的舞台呈现……作为一部享誉世界的经典名作,《榆树下的欲望》以其极富戏剧冲突的故事,探讨、揭示人性的深刻内涵,在全球范围内被多次搬上舞台,并且久演不衰。2021年作为人艺小剧场的开幕之作,新排版《榆树下的欲望》首度与观众见面。导演任鸣曾表示,这部戏从戏剧的力度到剧作的高度,以及演出的强度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

经历过首演的好评和再度上演时一票难求的关注与期待,剧中演员们也在用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为角色再度赋能。“演这个戏真的累。”剧中饰演爱碧的于明加坦言,这个角色塑造起来非常不容易。谈及角色塑造如何突破时,她表示:“ 首先心理、行动都要清楚,在保持上一轮演出最佳状态的同时,要去寻找更多激情,要相信剧中人,相信她心底的爱,带着观众去充满热情地感受一次。”

新排版剧照 于明加饰演爱碧、郑云龙饰演伊本 摄影/李春光

两年之后,饰演伊本的郑云龙重新走进排练厅,发现自己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与角色疏离,仍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状态。“第一轮演出的时候是自己第一次在北京人艺演出,压力大、束缚也大,这一次的排演过程会更加放松。”郑云龙表示,两年之后,自己更加成熟了,带着对生活更深层次的理解重新走进故事时,更会为自己塑造的伊本这一角色感到难过。“因为对人物更加怜悯,会感觉到悲伤。”

回首往昔,上世纪80年代,北京人艺开始排演美国戏剧作品。从《推销员之死》《哗变》等一路下来。尤金·奥尼尔作为国际知名的剧作大家,谈美国戏剧,自然绕不开他。国外评论界曾对他有句评价,“在奥尼尔之前,美国只有剧院;在奥尼尔以后,美国才有了戏剧。”

2007年,任鸣导演曾将该剧第一次搬上人艺小剧场的舞台,郑天玮饰演爱碧,王雷饰演伊本,丛林饰演西蒙。待到2021年新排版首演以及本轮演出时,丛林已经成为该戏的联合导演。北京人艺71周年院庆期间,他还有《玩家》《我们的荆轲》等多部演出任务在身。近日,导演丛林接受了澎湃新闻的专访。以下以口述形式呈现。

北京人艺导演、演员 丛林

【口述】

奥尼尔的戏剧作品通常是悲观主义的,同时又带有理想主义的一面。奥尼尔的剧作很早就译介进国内,我想任鸣导演当时也是从引介戏剧名著的角度,决定排演《榆树下的欲望》。剧本本身确实无可挑剔,北京人艺对于该剧剧情的起承转合也不陌生,拿得下来。

2007年,北京人艺第一次排演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戏,就是《榆树下的欲望》。当时任鸣、王鹏做导演,我在里面演伊本的哥哥西蒙。演出放在了人艺过去的小剧场——小剧场是1995年启用的。2016年由于当时已经决定要建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小剧场本身的防火条件也存在一定问题,后来就拆掉了。

我们过去的小剧场,位于现而今曹禺剧场门口广场的西边,早先曾是剧院的食堂和仓库。小剧场的屋顶特别简陋,一下雨就像是“打鼓”,有次演出时遇到暴雨,观众完全听不清楚演员的台词,演出不得不中断了几分钟。但那个剧场也有优势,空间上有纵深感,而且椅子都是活动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剧目调整舞台和观众席的方位。《情痴》、《棋人》、《等待戈多》等很多(名剧)都是在这座剧场诞生的。

1995年《情痴》在北京人艺小剧场演出海报

说起来,在小剧场停用前的倒数第二个上演的戏,就是《榆树下的欲望》。等到2021年,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落成揭幕,时任院长任鸣导演又想到了它,因为当年的演出就很成功,复排后在新的小剧场上演,是很自然的过渡。在布景和服装、道具上基本沿用了2007版的,只是演员全部换了一批。

《榆树下的欲望》2007年演出剧照 郑天玮饰爱碧 王雷饰伊本 图片自北京人艺官网

于明加是人艺的“老演员”了,观众对她也很熟悉。一名女演员一辈子能够出演奥尼尔的戏,饰演这样一个有挑战性的角色,不用别人督促,可想而知她会多么地重视。郑云龙是邀请的院外演员,他之前演过音乐剧,一直也没有脱离舞台,适应人艺的排、演状态没有问题。而且他演过音乐剧,爆发力非常强。只是说过往他出演音乐剧的剧场比较大,这次在小剧场演戏,在这么小的空间怎么能把略微夸张的表演,做到有所控制?这需要他自身的控制力。郑云龙的舞台感知非常好,排练的时候他背身在舞台一侧说话,另一边的观众听不大清晰,我跟他提出后,他下次就完全找准了感觉。

《榆树下的欲望》是奥尼尔1924年写的剧本,讲的是19世纪中叶美国农庄里的故事,展现了欲望对人性的侵蚀,以及人性的挣扎和呼号,很容易让人想起《雷雨》和《原野》,从伦理角度上并没有“超纲”,尤其是戏里对物质的欲望,在当下社会也能找到观照。爱碧捂死亲生儿子的情节,也能让人们想到这两年震惊世人的“重庆杀子案”。人艺创排这出戏一定会有人艺的风格,我们这一版没有强调爱碧是怎么杀死儿子的,而是把这段情节处理得比较写意,凸显了人物同过往情感的切割与了断。

北京人艺实验剧场 图片自北京人艺官网

北京人艺小剧场的探索始于1980年代初的《绝对信号》。通过《绝对信号》、《车站》、《洋麻将》这三部戏,人艺实验剧场确立了下来。实验剧场的特色是跳出镜框式舞台,观众可以从三面近距离欣赏舞台上演员更立体的表演。这么多年演出下来,不少观众已经习惯了这种观看模式,不论是观众席的坡度还是视角,我们在这样的剧场空间创作,也会因地制宜做舞美和演出上的调整。一部作品一旦在一个剧场里诞生,它就是由演员和观众一起完成的,如此也就孕育出这个剧场的历史和文化。

新启用的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

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启用至今还不到两年,它依旧延伸了小剧场的实验、探索的功能。比如刚刚结束首轮演出的新排版《赵氏孤儿》,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使用了胸麦,就是照顾到更好的舞台效果呈现。顾名思义,小剧场空间并不大,“螺蛳壳里做道场”势必会带给我们很多挑战。而创作者绝不能凑合,都会想尽办法来充分利用它——其实很多作品包括经典都曾是给“逼”出来的,往往在种种条件限制下反而会生出“非智”,而这又会成为新的佳话。

几代人艺人的努力下,才有了现而今王府井大街22号中的四个剧场。未来,首都剧场肯定是进一步强化剧场定位,继续为观众奉献经典剧目;曹禺剧场则偏重戏剧探索和创新实践,以及国内外高水平戏剧作品的交流展演;实验剧场和小剧场将保持小剧场艺术的高地地位,发挥创作的引领作用。

这几天四个剧场同时有演出,大量的观众涌进剧场,说实话我在人艺工作四十多年了,都没有见过这样的盛况,可依旧有不少人反映买不到票。过往,大家也都见到了像是《茶馆》这样的经典大戏,或者某出新戏推出来后一票难求,出现排着大队连夜等着开票的情况。近几年则几乎但凡是人艺的话剧,一开票就秒光。

我想这一方面是首都观众的基本盘一直都在,另外现在高铁、飞机交通太便利了,很多外地观众网上订票,开演当天坐着高铁来看戏,甚至一次买了好几场戏的票,连着几天都在人艺看戏的也不鲜见,我认识的几位乌鲁木齐观众就是如此。而且现在观众群体的层面也扩大了,不光是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也有不少前来看戏。

一般来说我们小剧场(实验剧场)的票是不对号入座的,晚上7点半开演,大家届时进场各自找座就好。这次《榆树下的欲望》上演前,甚至出现有观众雇人提前几天24小时排队等着抢票,演出当天下午4点半,就有观众来排队等着进场抢座,为此个别观众间还爆发了小摩擦。这当然不是我们乐见的,所以这次不得不在票务上施行了对号入座。观众厚爱北京人艺,是鞭策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推荐内容